利用美育丰富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2月   作者:赵敏
[导读] 高中历史课堂的美育,需要在教学中实施、渗透美育,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美,并不断升华,从而形成稳定的审美取向。高中历史课堂的美育渗透,需要充分发挥出历史课程的生动性以及科学性功能,通过感悟历史,使得学生拥有高度责任感的同时,对生活充满热爱,实现审美人生。

赵敏    四川省南江县南江中学  四川  巴中  635600
【摘要】高中历史课堂的美育,需要在教学中实施、渗透美育,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美,并不断升华,从而形成稳定的审美取向。高中历史课堂的美育渗透,需要充分发挥出历史课程的生动性以及科学性功能,通过感悟历史,使得学生拥有高度责任感的同时,对生活充满热爱,实现审美人生。
【关键词】高中历史;美育素材;感知体验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ISSN1672-1128 (2021)02-058-01

        历史是美育十分重要的载体,而美育也是历史非常直观地展现,彼此依靠、互相依赖。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渗透和融入美育,转变以往高中历史乏味无趣、晦涩枯燥的教学模式,将其打造成知识和美相融合的丰富且灵动的形象,为历史知识注入无限的魅力。由此,历史教师可以利用以下的方法挖掘历史教学中的美育素材,并作用于教学当中。
        1多角度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之下,高中历史教师对于本学科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探究,以免教学内容被课本所限制。从多维度的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和审核,能够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点,由此才能够为学生审美意识的激发带来促进作用,才能够打造出更优良的培养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历史教师要清晰地认识到历史教学中隐性和显性的关系,在基础历史知识教授当中,结合进潜藏的美誉思想与观点,由此才可以使得更深刻地掌握历史背景和含义,为其日后历史研究和学习打开更宽广的天地。
        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我国在人类文明和知识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的审美观不断丰富和成熟。我国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建筑物的发展演变过程为:茅草房、泥土房、木实房、砖瓦房等,艺术形式的发展演变过程为:泥土陶瓷、青铜器、绘画等。由此可见,人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态度不同,审美取向和审美追求自然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引入到历史课堂中,针对历史事件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而不是单一枯燥地讲解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然后,引导学生采用多维度和多角度的审美方式,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审视。例如:教师在对青铜器相关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在它的时间、地点和意义的讲解和分析上,还要对青铜器的构造特点、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进行的详细地讲解,引导学生多角度了解和学习人们在不同时代下的审美追求,并熟练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艺术知识和科学知识等,从而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感受艺术之美
        艺术美是融入艺术家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经过高度提炼的美,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书画、雕刻、文学作品、建筑艺术中无不蕴含着美,教师要将艺术美融入历史环境中去感受、体验,从而美化人的心灵,激发学生去追求、创造,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不同的艺术形式,包括诗词、曲、小说等文学作品,让他们感受悠久的历史文化,从而增强感知美、辨别美的能力。教师要引领学生去欣赏建筑雕刻之美,理解特定的历史背景,感受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感受古代劳动人民强大的创造力。教师要引领学生去欣赏教材中的图片,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促进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3以人物的情操美为模具,塑造学生的优良品格
        纵观悠久的历史长河,无数品德高尚的仁人志士和名人贤士抛头颅、洒热血推动历史向前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繁荣与进步。这些仁人志士高尚的品德正是历史教学中进行美育的切入点。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历史教材中各个时代名垂千古的仁人志士,流芳百世的名人贤士身上彰显的人物情操美为模具,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逐步形成优良的品格。
        例如,在教学高中历史必修一“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笔者向学生详细地介绍了民族英雄林则徐。林则徐以全新的态度睁眼看世界,在中华民族即将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极力主张并实施禁烟,奋起抵抗西方列强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种不畏强权、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在优秀历史人物高尚情操的感染下,学生优良的品格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了,学生的思想自然也达到了至美境界。与此同时,美育也在不知不觉之中渗透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之中。
        4运用媒体教材,增强学生感知体验
        教师在历史的教学活动中,要制定教学计划,可以采用丰富的教学策略进行历史的教学。例如,首先,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还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教师要重视教学策略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让历史的学习氛围更加生动形象;其次,教师可以顺应时代的潮流,利用多媒体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培养。例如,教师在讲授“岳麓版必修三中外艺术”这一节内容时,以通到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从网上搜集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图片,让学生从历史的全方面多层次的了解中外艺术底蕴,让学生对于绘画的学习有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让学生体验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感受到绘画艺术的独特之美,提升学生的鉴赏美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我们的美感得到升华。
        5挖掘历史内容意蕴培养学生的历史美感
        高中阶段的历史课本内容拥有者丰富的审美价值,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用审美的眼光看待历史事实,并在其中挖掘蕴含的美,而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魅力。历史本身就含有十分丰富的审美教学资源。所以,基于审美出发,历史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正确地认识,并通过在历史内容中挖掘其中的意蕴,从而培养学生拥有历史美感。
        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改的提出,如何实现全面发展成为当前学生需要面临的问题。而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美育教育,对于学生当下的学习以及未来的生活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善于发现、挖掘教材中的美,并引导学生,同时以身作则,通过利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丰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从而使学生可以用美学来看待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依.高中历史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9):70.
[2]李彬.管窥高中历史教学中美育的渗透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12):3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