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2月   作者:唐昕
[导读]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教学,能够构建更加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入课堂实际,以培养学生经典诵读能力为主,科学地制定更加高效的教学计划,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经典诵读技巧,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水平。希望通过以下分析,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语文经典诵读的教学水平。

唐昕     四川省广安希贤学校  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教学,能够构建更加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入课堂实际,以培养学生经典诵读能力为主,科学地制定更加高效的教学计划,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经典诵读技巧,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水平。希望通过以下分析,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语文经典诵读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完善评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ISSN1672-1128 (2021)02-056-01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加强经典诵读教学问题的分析和探讨,积极探索相关解决对策,提升教师的理解和认知,丰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手段,必然能够丰富小学生语文知识积累,让小学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1激发学生经典诵读兴趣
        书虽然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受益,但只有书是不够的,还要好好地用心去读,如此才可以把书本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兴趣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所以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而让学生能够产生直观的感受。
        作为教师,到底要如何把学生经典诵读的兴趣激发出来呢?第一,要让学生认为阅读经典是非常有用的,必须要利用多样化的方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读书报告会”,促使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互相分享阅读后的心得体会。第二,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利用某一个作品里的故事情节来和学生进行探讨,并针对一些问题刻意与学生产生争论,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充分把其阅读兴趣给调动起来。第三,有意识地给学生推荐自己近期阅读过的名篇经典,把经典里的精彩内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被内容所吸引,从而产生积极阅读的欲望。
        2教师摆正教学态度,改变教学方法
        只有教师自身重视小学语文的经典诵读环节,才能够引起学生对这方面的重视。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自身要积极主动地去接触经典、品味经典,从经典的诗词歌赋中体会到其包含的精髓,领悟其所表达的意思之后,再结合自身的经验体会,不断领悟,才能够教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态度不仅能够让学生便于理解和接受,对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是一个很大的提升与进步。
        小学语文教学最讲究教学方法,正确的教学方法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语文课堂的兴趣。讲授法是最基础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运用提问法、谈论法和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形式,将难于理解的诗词转化为学生容易懂得的日常话语。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能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意思,也能够灵活运用诗词,那么背诵的要求也就轻而易举了。
        3利用多媒体传播经典,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前,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传统经典诵读能力的培养,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集音、形、影于一体以及生动、趣味、形象的特点,播放关于传统经典方面的视频,或者是制作成视频的传统经典书籍等。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身心正处于发育期,相对于普通动画片,对这种传统经典的书籍小学生会缺乏阅读兴趣,而将这些相对枯燥的经典书籍制作成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形式,能提高小学生对传统经典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4引导学生注重诵读节奏
        “经典诵读”是进行语文朗诵的一部分内容,所以进行朗诵活动,必然要进行基本诵读教学,诵读的关键是在“节奏”上进行体现。例如“停顿的时机”,就非常讲究古文的行文节奏,尤其是古诗文的文章语句结构,更需要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文学的理解。
        例如,在较长的句子中,需要进行停顿,这种停顿是按照字词的语言结构来说的,而且不能够凭借主观臆断进行“想当然”的诵读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经典诵读”的正式活动之前,需要先带领学生进行基本断句方法的学习,尤其是读好长句。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在这句古诗中,作者罗隐用议论的方法,讲述了《蜂》,在断句的时候“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的断句能够将动作和景物名词进行区分,将诗句的重心放在“占”上面,强调了“蜜蜂辛苦奔忙的状态”,因此和后文“为谁辛苦为谁甜”形成呼应。在进行朗诵的时候,要让学生注意“占“甜”重点字词的强调,引导学生自觉将古诗进行节奏的划分[2]。
        5精心选编经典诗文材料,开展各种活动
        教师可结合教材既定的文本内容合理组织学生开展诵读训练,充分发挥教材的标准性和权威性优势,按照既定的教育计划实施诵读教学活动安排。各学年的学科教师均需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結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所具有的审美水平和形成的生活经验,为其推荐不同内容和主题的诵读文本,以此在阶段通过经典文本来辅助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形成。如在接触《守株待兔》寓言后,教师便可为学生拓展介绍更多的古代寓言故事,让学生从富有趣味性的故事中总结出深刻的道理。在学习《绝句》《三衢道中》后,教师还可倡导学生广泛搜集与春天景色相关的诗文。
        6制订精确的学习计划,提高教学效率
        经典诵读之所以还不能够顺利进行,主要是老师以及学生还无法认识到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在课外的时间,学生们还只是在虚度光阴,打打闹闹,不能很好地利用闲暇时间。老师应该为学生制定合理的计划,增加他们的诵读时间,利用好闲暇时间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在课上,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了解经典的背景以及相关的古诗,带领学生们认识文中难以理解的文字以及词语,然后带领学生们诵读经典,在课下就可以让学生们相互检查监督,更好地巩固学生们的诵读,让学生们能够带有感情、带有韵味地诵读经典。
        7完善教学评价,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在小学语文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感情诵读做出积极的评价和鼓励,针对性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个性化点评。促使学生在诵读学习中收获自信,使学生对诵读教学产生更多的兴趣。教师在诵读教学时,既要关注学生诵读的质量,又要注重学生诵读量的积累:在学生第一次学习阅读时有形成性评价,在学生结束完一段学习后给学生一个终结性评价,为了实现更多的"诵读评价","经典诵读"学得怎么样并不是由教师一个人说了算的,还可以是来自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和探究。在核心素养理念及文化传承理念下,积极的对现代古诗文诵读教学进行创新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经典诵读教学和课堂相结合,深入挖掘教材,促使学生对古诗文诵读学习保持热情,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永远.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新智慧,2019(35):126.
[2]宋永超.古诗词和文言文的小学教学实践与研究[J].中华少年,2019(36):1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