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谢鸡第一中学 广东 茂名 525000)
摘要:道德与法治在社会生活中是不必可少的,也是对于初中生来说提高素质教育的必要课程内容,在现在精准教学模式下,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进行分析,了解其发展内容以及有效的应用方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效率,在精准教学模式下进行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方法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效率进行提高,进而提高学生们的道德与法治思维,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精准施教;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
前言: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中,关于人才的运用已不仅仅只是要求技术方面的能力,更多的注重素质教育理念,将课堂效率进行提高,努力提升初中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精准教学出发,对于课堂教学思路及内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合问题制定相应的教学思路制定,多种方面多种方式进行改变,以学生为主体内容,制定适合实际情况发展的方式,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效率。
一、精准施教在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中的必要性
道德与法治,是注重培养学生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做人理念,同时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在初中课堂中运用现代信息社会的技术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内容进行记录与跟踪,可以更加有效的掌握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再根据学生接受的差异程度进行针对性教学。一方面可以实现因材施教,一方面可以对初中学生进行精准施教,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思想,借助精准教学的模式,有效的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并且根据大数据中的课堂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提升。对于精准施教来说,是新时期中素质教育的必要方式,也是推进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手段,更加是对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1]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来看,教学现状并不理想,第一缺乏学校以及教师的重视程度,在课堂的安排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认为对于学生来说主要的学习内容是语文以及数学课程等,更加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多少。课堂的新意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没有对客观真实的现象进行结合,只是根据课本的知识对于学生进行讲解,对于学生的掌握程度更是没有很好的跟踪与分析。第二是缺乏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兴趣与积极性,一方面是受教师影响,认为此类课程并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更不会在社会生活中遇到事情与课本进行结合,来分析回应,一方面是学生自身认为道德与法治课堂对于考试内容来说并不占据重要比例,深受家庭或社会影响,对于正确的道德与法治存在一定的意见,久而久之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从现状来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整体偏低,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来增加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精准施教,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的方法
1.完善备课内容
运用新课改背景中的精准教学模式,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进行备课,要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以及备新意,这就需要教师对于班级学生的学情进行具体分析,并且对于学生目前的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储备情况以及日常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与分析,制定适合学生发展情况的教学目标。对于备课的内容,教师对于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对于教材整体脉络进行把控,与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进行调整。对于教学方法来说,与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有效结合,进行灵活设计,随机应变。对于备课的新意来说,及时的运用信息技术,增加实事内容,提高学生们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情绪的管理》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们培养正确的情绪管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将关于情绪犯错或者情绪失控引起的事件进行播放,并在播放后将学生进行分组,从学生不同的理解程度进行演示,可以使教师直观的感受到学生的心理情绪发展变化,也使学生在演示过程中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情绪带来的问题,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等。这一课程不论在备课还是正式课程中,都遵循一个目标,使学生深入了解情绪的管理,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并从感受出发,对于自身理解进行演示,也使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心理情绪的变化,更好的对于备课内容进行调整与改变,使学生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并且进行吸收与应用,真正高效的将课堂内容吸收到自己身上。
2.设计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过多的学生为失去兴趣,教师根据课本教材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乏力无味,在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效率中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设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的性格特点,以及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接受程度进行教学方法的制定,可以有效的开发数字化教学材料,借助多媒体等电子设备来实现信息技术化课堂,制定不同的趣味游戏或者情境展示来增加学生们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2]
例如在学习《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章节课程中,教师可以制作小视频,对于维护秩序与遵守规则进行教学,视频内容可以是班级内的学生,在校园内或者公共场所,一位同学是对于维护秩序并且遵守规则,另一位同学是做出相反的动作,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两位学生完成动作后,让校园内其他人员或者公众场所人员对此进行评价,使学生们自己参与短视频的拍摄,以及对于事件发生后,人们对于两者不同的态度进行分析,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也使学生对与不同表现形式进行直观的了解,再回归到课本内容中,教师起到引导与监督的作用,更多的把积极主动学习的权利交到学生的手中,让学生有切身体会,也就是强烈的参与感。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充分使学生体会到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对于秩序需要大家共同的维护,对于规则需要大家共用的遵守,才可以有安稳祥和的社会环境。通过对教学方法的设计,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的积极性,更好的利用课堂有效时间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内容的学习。
3.设计课堂评价
在进行详细的备课与设计新奇的教学方法后,也需要对与课堂评价进行设计,也就是针对性的构建课堂评价模式,使课堂进行之后有评价有作业设计再有收获。在评价中也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设计,制定不同的练习活动,通过对练习活动的查看,教师及时的做出引导与启发。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运用精准教学模式来说,教师是引导主体进行发挥的重要引导者,激发学生发挥其主动性,在课堂中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评价或者学生之间互相进行评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清晰的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也可以使教师直观清晰的了解学生存在问题,并根据问题进行引导。避免传统模式中一锅端的现象发生。
例如在课程《珍视生命》这一课程内容中,由学生先开始讲解自身对于生命的理解,再到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教师对于学生讲出的话题首先要给与一定的鼓励,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但在不合理的情况下,教师要进行一定的引导,举例对于不合理情况发生的危害进行讲解,使学生深入的对于生命进行了解。设计课堂评价不仅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及时的进行沟通,也可以使教师与学生的观念进行紧密结合。
四、结语
从道德与法治对于初中生发展的重要性出发,了解现在情况中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效率,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有效的改善方法,运用精准施教的模式,积极有效的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主动参与到课堂内容中,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建军.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中国新通信,2020,22(15):192.
[2]王小玲.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J].科普童话,2020(0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