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校园足球如何进入课堂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0月30期   作者:李玉萍
[导读] 初中是培养学生足球运动兴趣的重要阶段,

        李玉萍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初级实验中学 472100  
        摘要:初中是培养学生足球运动兴趣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初中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能够激发并培养初中生对于足球运动的兴趣,有利于其身体素质的增强,同时还有利于促进足球运动在校园中的普及发展,然而,通过对相关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如今我国初中校园足球教学仍然面临诸多发展困境,毫无疑问,这些困境对于初中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很大的限制。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初中校园足球教学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具有针对性的突破策略。
        关键词:初中;校园足球;课堂教学
引言
        在当今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足球这一运动形式,把足球作为中学阶段体育的必修项目,提高中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了解足球运动需要注意的事项,明确中学生的体质与运动形式,进一步完善足球教学的目标。本文通过探究足球教学的优化策略,来培养中学生足球运动的兴趣,有效提升中学生对足球的基本能力。
一、初中校园足球教学现状
        (一)师资力量不足
        足球运动是一项专业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体育项目,对教学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师基本上身兼多个体育项目的教学,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在足球运动方面缺乏足够的专业性和足够的足球素养,有很多体育教师同时兼任多个年级的教学,由此可以看出,足球教师普遍存在数量不够多、专业水平不够高的问题。尽管一些学校为了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体育教师开展了一定的培训工作,但培训周期相对较短,且整个培训过程缺乏足够的专业性与系统性,因而难以真正提升体育教师的足球知识水平、足球运动技能以及足球教学能力,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足球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二)学生兴趣不高
        不管是什么体育项目,其学习过程都是一个艰苦的长期过程,足球运动技术相对复杂,需要练习者有足够的耐心与顽强的毅力才能实现自身技战术水平的提升,再加上如今社会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学生具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因此,要想使学生能够始终坚持不懈地参加足球运动,不断地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实现其足球运动技能水平的提升,就需要充分激发其对于足球运动的兴趣与动力,调动其参加足球运动的积极性,使其发自内心地喜欢足球运动。然而,当前大多数学生对足球运动仍然缺乏足够的兴趣,没有充分体验到足球运动的独特魅力及其所带来的乐趣。因此,有必要加强学生对足球运动的深层认识,激发学生对于足球运动的长期兴趣。
二、初中校园足球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创新校园足球的教学模式
        首先,学校应该加大对当前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转变其传统的教学观念,使其明确校园足球运动教学的目标,即增强学生身心素质、提升学生足球运动技能。

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到足球俱乐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鼓励体育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创新,例如可以定期开展足球比赛活动,也可以将足球运动核心技术编入课间操,同时还应该强化体育教师足球运动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其良好的足球素养,提升其足球运动专业水平。其次,学校也应加大对优秀足球专业教师的引进力度,加强与足球俱乐部的合作,以对校园足球教学师资队伍结构进行优化;最后,学校也可以通过调整体育教师薪资水平与福利待遇的方式,激励体育教师自觉优化自身的足球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足球专业水平。
        (二)调动学生学习足球的积极性
        青年偶像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偶像的这一号召力,通过适当的引导,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足球课程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当地相关部门与学校可以选择一些对足球运动有着浓厚兴趣的青年偶像担当足球运动的推广大使,充分发挥其号召力以带动学生以高度的热情参加足球运动。
        (三)增强学生的运动水平,提升身体素质
        对比其他的中学体育运动来说,足球项目会消耗更大的体能,因此也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耐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体育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来规划合理的训练课程来提升学生的耐力,可以逐步加强练习强度,结合学生们的身体状态,合理安排运动休息间歇,确保学生在训练间隔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时间来恢复体力。初中学生本身就处于长身体的年纪,因此对体育室外活动十分热爱,也是激发初中学生进行足球训练的有效途径,是初中足球教育落实对学生们综合素质全面培养的重要教育方式,通过足球训练来培养初中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提升足球训练的教学质量,促进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掌握足球基本技术,夯实基础学习情况
        对于足球这项运动而言,无论是前锋,中锋,后卫还是守门员,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比赛中,实现足球能力的完善与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针对这项运动的学习时间与精力也不充足,就会造成他们对足球基本功的缺失,只会踢着玩耍,失去了竞技体育应有的标准。因此,在国家大力倡导足球教学下,需要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足球教学,来满足越来越多样化的学生需求。在初中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促进中学生足球能力的提高。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术,教师要能够合理引导,在标准的示范中让中学生掌握动作的要领,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了解动作的关键所在,帮助他们明确规范的动作。同时,教师在室内教学中,能够运用动态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分解每个动作,清晰展示出这些基本技术的要领所在。教师在室外的课程中,就可以针对室内课上讲述的动作进行实际操作。以此,夯实学生的基础,充分了解足球运动基本动作,从而提升训练的标准。
结束语
        总之,足球运动是国家大力倡导的一种竞技体育形式,为了培养中学生的足球技巧,教师要着眼于中学生的学习实际,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引导,优化教学的过程,让他们产生学习足球的热情,循序渐进地掌握基本技术,创造实战的机会,进一步提升中学生的胜负欲,这样的方式符合当今的教育发展,从而提升初中阶段学生的足球水平。
参考文献
[1]唐雪梅.南京市初中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推进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9.
[2]付林林.初中足球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D].鲁东大学,2019.
[3]朱文墨.初中校园足球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运动,2018(24):109-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