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宇
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第四中学 黑龙江鸡西 158300
摘要:目前,我国的教育在不断改革完善,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鲜活案例的精准引入与评析,不仅可以帮助高中生顺利突破重难点知识,还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围绕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教师可以从多元化采集案例、适时导入案例、延伸案例内涵等方面入手,与高中生在课堂中积极开展互动,逐步形成以高中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氛围,为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撑。
关键词:高中生;政治教学;案例教学法
引言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教育指导进程当中形成的,满足学生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能力和关键品格,也是贯穿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的能力素养整合体。高中政治教学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学生建立价值观方面有着突出优势,同时在培育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完善学生人格品质方面也有着积极价值。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要将高中政治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体现出来就要把核心素养作为重要指向,对传统的政治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保证学生学习成效的同时,不断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给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空间。
1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政治学习热情
高中政治教师应该构建合理的教学情景,运用多媒体使课堂教学更生动,使政治知识更容易理解。情景化课堂即运用图片、视频、动画、录音等形式进行教授,将课本中出现的事物、景物、人物以图片的形式展出,播放与政治知识有关的视频,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多媒体设备的有效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快身临其境,有声有色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感受到其实政治学科与自己的生活距离是很近的,让学生感受到理解并掌握知识的喜悦。例如,在讲解《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课时,教师就为学生构建了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矛盾”,这一课主要讲解的是“矛盾”的相关原理,要求学生理解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讲解“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个原理时,教师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成语为学生进行讲解,首先播放了一个小动画,画面中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塞北的一老汉家和马“一波三折”的故事,骏马的失而复得、孩子的因祸得福都发人深思,学生看得很认真,并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体会深刻哲理。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调动了学生的政治学习热情,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2适时导入案例,加深高中生政治认知
当前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虽然部分教师选择了恰当的案例,但是由于案例导入的时机、方法不当,导致案例与教学的关联不强,降低了案例的科学性、趣味性和针对性。为避免上述问题出现,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现状,选择口述、多媒体微课等方式适时引入案例。口述是一种常规的政治教学案例呈现、表达方法,对教师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具有较高要求。教师通过口述方式简单介绍案例内容,鼓励高中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案例探讨中帮助其理解理论知识点,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相较于传统教学而言,案例教学法提倡教师充分调动高中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指导高中生寻找案例和教材内容的契合点,并开展深层次思考,最终达到全身心融入课堂教学的目的。
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必修二第四单元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我国的外交政策,为学生列举中韩萨德问题相关案例(如,韩国不顾中国反对,执意将萨德部署在韩国星洲基地而引发国内爱国人士抵制乐天超市、拒绝韩国旅游等一系列行为),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美外交关系相关案例(如,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发表的一系列涉华谎言、对华为等中国企业采取的限制政策等),鼓励学生以自主思考、小组研讨的形式,评析相关人员做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外交关系、国际关系,树立理性看待外交、理性爱国的理念,提升高中生思想水平。多媒体微课是一种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案例教学手段,具有制作便捷、画面丰富等优良特点。教师可以根据高中生学习规律及教学内容特征,选择恰当的案例素材,以图片+音频+视频的方式进行立体化案例展示,并在微课中为高中生详细剖析案例与课堂知识点的相关性,这对提高高中生学习效率大有裨益。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必修二第三单元第六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人民群众的权利”等方面,制作探究类微课“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从第一人称入手,为高中生系统展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提出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什么是政体?我国的政体是什么?政体和国体之间关系是什么?提出上述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微课展示内容进行思考,并播放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我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新一代模范士兵”向南林,舰船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马伟明等知名人大代表参会视频,系统叙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激发高中生对后续知识的探索兴趣,为整体课程教学高效率进行提供依据。此外,在案例引入时,教师可以高中生为主体,设计案例探索类自主学习任务,鼓励高中生发散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理论知识教学效率。
3改革政治课堂教学评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至关重要,但是在过去的教学中往往会忽视教学评价,又或者是运用单一化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导致教学评价和核心素养教育相脱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把更多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学习结果层面,不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能够对学生在这一过程当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估,造成了评价片面的现状,也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所以在核心素养视野下,教师要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改进提升教学评价所占比重,并对教学评价方法进行调整。例如在教学求索真理的历程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针对人的认识是怎样得到的展开热烈讨论,用辩论方法激发学生热情,并让学生在辩论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则针对学生整个讨论过程进行综合评估,关注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还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鼓励学生评价自己的表现,互相点评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结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总结得出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需要案例的引导与帮助,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选择应用典型案例是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不同教学,必须要创新教学指导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加强高中政治理性精神学习与思考,使学生树立政治认同,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以及法治意识,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必须要紧密贴合马克思主义列宁思想以及“三个代表”思想、毛泽东思想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并理解参与社会生活。由于政治属于具有强烈国家特色的德育课程,也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政治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潜移默化地引导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温馨.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哲学辩证思考[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16,39(10):64-66.
[2]张清,冉秋霞.找准“四个联结”,提高复习质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