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助推高校基层党建教学双融双促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0月30期   作者: 刘东锋
[导读] 高校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东锋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摘要:高校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大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核心环节,也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新时期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铺开,课程思政在助推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融合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探索课程思政助推高校基层党建教学双融双促的有效路径,有助于全面发挥党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高校育人质量水平。
        关键字:课程思政;高校基层党建;教学;双融双促进;路径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在高校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所有学科和专业中全面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目标,对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1]。当前,高校基层党建与高校日常教学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之间的融合促进作用还未能真正得到发挥,存在“两张皮”现象,为此,要切实以课程思政为载体,有效助推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与日常教学之间实现双融双促,不断提升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
        一、当前高校基层党建与日常教学之间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高校党建工作对教学的引领作用还不够
        高校党建工作是高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2]。当前,许多高校在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仍然不同程度上存在重教学、轻党建的倾向,某种程度上把党建工作当成了“软指标”,抓得不紧,还有的高校在抓基层党建工作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教学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领作用,致使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之间存在“两张皮”现象,同时,一些高校存在就党建抓党建,党建工作未能真正贯穿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去,教育手段单一、方式方法陈旧、载体不够丰富等等,党建工作对教学工作的引领作用发挥还远远不够。
(二)高校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不够
        高校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特别是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与日常教学尤其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还不够,教育阵地小,二级学院党建工作在提升学生党员意识等方面的作用发挥还十分有限,致使一些党员理念新年出现动摇,个别甚至出现信仰危机,还有的党员开始出现个人主义等不良倾向,对个人名利利益等斤斤计较,一些党员组织纪律观念淡漠,不能够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组织纪律,许多党员长期不能及时参加党内组织生活,“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课以及主题党日等党内规定动作完成不够好,流于形式等,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还缺乏有效的衔接配合机制。
        二、课程思政助推高校基层党建教学双融双促路径研究
        课程思政助推助推高校基层党建教学双融双促,必须紧紧抓住基层党建这一有效载体,将党建工作纳入到高校办学治校全过程、教育教学全领域以及人才培养的各方面去,深入实施教师党员先锋模范工程、搭建良好的学习制度等,让师生党员的先锋作用在教学科研、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着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之间实现有效衔接[3]。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推进党建+学习融合,搭建良好学习制度
        党的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也是用来答疑解惑的,因此,在课程思政助推高校基层党建教学双融双促过程中,高校要着力丰富学习载体,要努力搭建更多有效平台,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大学生在推进党的理论知识更好更多地进行宣传和普及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努力让更多的大学生掌握党的理论,这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实现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正逐渐显现,青年大学生存在一些思想上的困惑,实现课程思政助推高校基层党建教学双融双促,就必须直面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困惑和疑虑,逐渐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例如近年来西华大学着力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使命任务,以易班为载体,稳步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党建工作纳入到思政云平台建设过程中,开展线上党务工作、党员组织生活实施,开办“网上党校”,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发布学习资源,师生登陆易班即可共享各种学习资源,同时,还积极开辟了“党的十九大知识竞赛”“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知识竞赛”等专题,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参与,通过这种专题参与的形式,让广大党员切实感受到祖国七十年来的沧桑巨变,增强爱党爱国情怀,助推高校基层党建教学双融双促。
        (二)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推进党建+师德建设,打造过硬教师队伍
        好的老师首先是学生在道德上的楷模和示范者,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人能力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和效益[4]。因此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切实抓住教师队伍这一关键要素,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人能力,有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助推高校基层党建教学双融双促过程中,高校也必须紧紧抓住教师这个关键因素,切实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导向,扎实推进党建与教师师德建设相融共生,打造一支党性修改高、育德意识强、业务素质精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以“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为载体,坚持以学习为引领,通过督促教师抓好自主学习、廉政教育党课,组织党员、教师签订《教师职业道德承诺书》,教育党员、教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和师德水平,助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实现融合发展。
        (三)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推进党建+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要切实以教育教学为立足点,高校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党员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模范引领作用,积极与年轻教师结对子,开展“推门听课”等相关活动,通过以老带新等形式,培养学科教育教学骨干;积极选派优秀党员教师参与公开课、研讨课、教学技能大赛等相关活动,不断促进教师队伍整体业务水平提升。努力通过党员骨干教师等群体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在全校教师中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推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实现深度融合。
        三、总结
        总之,在当前课程思政在高校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高校要切实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积极促进党建与学校各项工作深度融合,让党建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有效助力,切实推进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实现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玉原.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2019(19):23-25.
        [2]徐秀娟,郑元凯,王前锋. 高校基层党建与人才培养的对接与融合[J]. 宜宾学院学报,2019,19(11):117-124.
        [3]邓强.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研究——评《理论探究 实践求索: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研究》[J]. 领导科学,2019(23):117.
        [4]屈朝霞,康超. 高校基层党建与教学科研融合的创新机制探究[J]. 党史博采(下),2019(01):45-46.
刘东锋,男,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1979年2月,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思政教育,快递地址:河北省廊坊市爱民东道133号,158326273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