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个性写作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0月30期   作者:苏志英
[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培养小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能力

        苏志英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上馆学区东关小学, 山西 忻州 03420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培养小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能力,而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有他们自己的特点和习惯,充分发挥他们写作的个性和长处是教师应当考虑的问题。所以要立足于小学语文写作的教学,从学生的个性出发,让他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身的特点,为自身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形成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
        关键词:小学生;个性写作;培养
导言:
        小学语文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加大了对于语文写作的重视,语文写作是学生综合素养和表达能力的体现,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写作的个性化能力,在写作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模式,独树一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1 小学阶段学生的写作现状分析
1.1 缺乏写作兴趣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不少小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对写作不够积极,甚至充满畏惧厌倦和逃避的心理情绪。当教师布置写作任务时学生们总是惴惴不安,而到上交写作作业时部分学生推迟拖沓,有的学生还直接抄袭他人或网上的内容,学生之所以缺乏写作兴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获得快乐的体验,久而久之写作的热情也就逐渐消退了,又如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写作评价单一片面,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励,没有成就感满足感等。
1.2 内容空洞无物
        写作教学中,不少小学生的作文空洞无物,而这显然是写作的重大弊端之一,有的学生为了完成教师规定的字数要求,在写作过程中胡编乱造,加入一些无中生有的事物与实际情况严重背离,学生的作文之所以空洞无物,是因为学生没有对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与研究,有的小学生则絮絮叨叨,对某事某物反复描写,顾左右而言他,而到进入主题后,却寥寥几笔收场,虎头蛇尾。在这种情况学生的写作不但缺乏个性。还存在逻辑错误,作文结构不合理,用词不当等诸多问题。此外,在小学生的作文中,还出现不少人云亦云的现象,写作不够用心,对作文主题不加思考。
2 实施个性化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对策
2.1 挖掘文本素材联系生活启发引导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多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当前学生作文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真情实感。部分学生找不到好的写作素材,或套用抄袭别人作文中的事例,或胡编乱造,无中生有。学生的情感表达不够真实,无法彰显学生语文素养。部分学生找不到好的写作素材,或套用抄袭别人作文中的事例,或胡编乱造,无中生有。学生的情感表达不够真实,无法彰显学生语文素养。要提高学生写作得到创新能力,这就需要语文写作教学与生活接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在关注生活中寻求作文教学新的生机并在感悟生活中达到“我手写我口”的境界,最终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在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2 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
        教师通过自身的阅读,进行筛选,再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把这些读物推荐给学生,学生能读到自己感兴趣的书,自然阅读兴趣也就随之提高了。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性格、成长经历不同,感兴趣的事物也会不同,教师不要将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学生,要以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第一要务。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内部动力,靠语文本身的魅力去打动学生。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时如果放任学生自行阅读,那么肯定会事倍功半,因此需要一些方法去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开展一些“读书会”“展评读书笔记”等一些活动,既检验了学生阅读的成果,又使学生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在开展“讲故事”的活动中,既可以由教师来讲,还可以由学生自己来讲。以这种互动的方式来进行,学生有了自由的发言权,就会想要阅读更多的书。

在学生自己讲故事的时候,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
2.3 开设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写作手段
        除了深度解读语文教材和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还应该积极创设能让学生更好、更深入了解个性写作培养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创设教学活动时,不能仅注意让活动是一个富有趣味性的形式,更应该注重让活动具有教学意义和内涵:教师可以考虑运用多样化的形式来打造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一旦参与进来就能被浓浓的写作氛围所吸引。语文教师在个性写作培养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从很多方面入手,如帮助学生了解造字的含义: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学习时,不仅要让学生熟记其中每个字的意思,还要让学生去理解每一个字在这首诗词中的作用和这些不同的字组合在一起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会在写作中思考,用最恰当的词句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2.4 以人为本,个性化指导和个性化习作
        指导学生个性化写作,要鼓励学生率真而为,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改革评价系统,不要用一堂课一篇文章的成败来评价衡量一个老师,也不要用一次作文的成功与否来衡量一个学生,应该以发展的心态看问题,转变评价系统,用发展的眼光看老师,看学生,这样,我们的个性化写作也许就会走向成功。在教学的层面,首先教师要有个性化的追求,也要有个性化的实践。只有个性化的老师,才能指导出个性化的学生,只有老师有个性化的写作水平,才能指导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应该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允许老师实践,甚至允许老师失败。个性化的写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许会走弯路,也许会遇到一些挫折,但应相信它是方向。其次,在作文中应该积极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抒真情,讲真话,写个性。大力倡导学生在写作中着重体现独特的想象,体现心灵的个性。巧妙地历练悟性,使学生心动;训练文采,使学生笔动;引导落实,使学生行动。没有心动,只有笔动,写出来的只能是假大空废“四话”泛滥的灰色文章。
2.5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语文教师应就作文与学生平等交流,以学习的态度、发现的眼光、欣赏的心情对待学生的作文,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建议式、商量式的评估结果,学生的作文评价还可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这样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生写作个性和表述特色都有极大的帮助。对于后进生的点滴成功之处要加以肯定和表扬。教师要尽可能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也许那种童趣、童真、童心、童乐、童语,对于成人难以体会,如果教师横加指责,或大刀阔斧地大修大改,必然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自信,从而抑制其个性的发展。
2.6 培养学生核心素质
        在小学的语文课堂当中,三大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阅读课程、写作课程和口语交际课程。语文课堂的教学理应比其他的学科更具有趣味性,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在作业的布置中,教师不能只是注重书写作业,阅读和表达能力也同等重要。依靠文本的反复诵读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反复阅读之后文章也会渐渐进入学生们的脑海当中,在写作的时候,学生就会“下笔如有神”。不但写作能力会提升,学生对于文本人物形象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3 结论
        小学语文作文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鼓励学生多多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练笔,不断丰富视野开拓眼界,积累写作中需要的优美词汇和语句,强化写作训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氛围中快乐地学习语文作作文,小学语文作文课的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庄洪岩.小学语文“类型作文”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6(24):68-69.
        [2]黄芬.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J].中华少年,2016(24):68-69.
        [3]孙淑云.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5(11).
        [4]祁建华.浅谈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个性化创作[J].小学教学参考,2017(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