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2月   作者:胡爱芳
[导读] 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不仅给华夏儿女留下了无数历史古迹,而且还给炎黄子孙保留了无数国学经典。现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高水平的物质生活,而忽略了精神生活的重要性,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人们应当在注重生活品质的同时,关注国学的发展,因此,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应当将国学经典诵读加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本文通过介绍国学经典诵读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

胡爱芳    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龙口镇和里中学  湖北  荆州  433222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不仅给华夏儿女留下了无数历史古迹,而且还给炎黄子孙保留了无数国学经典。现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高水平的物质生活,而忽略了精神生活的重要性,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人们应当在注重生活品质的同时,关注国学的发展,因此,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应当将国学经典诵读加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本文通过介绍国学经典诵读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学融合的措施,希望能够推动国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初中语文教学;国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ISSN1672-1128 (2021)02-028-01

        引言
        国学文化代表着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经历,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精粹。近几年来,国学文化越来越受到外国友人的重视,我国一直在发展国学文化。此举有利于提高国民文化素养以及民族认同感,因此,学生学习国学文化是时代的要求,将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对我国培养现代型全能人才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国学教育的发展[1]。
        1初中语文国学经典诵读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国学底蕴差
        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教师的国学底蕴普遍较差,对我国国学经典的理解尚浅,没有对我国国学经典进行深入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层面,这使得教师没有能力去教学生国学经典的内容,进而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对我国历史文化知之甚少。另外,部分教师在传授国学经典内容时,由于对国学经典不甚了解,所以会让学生课下去查阅资料,之后也没有对学生所查资料进行详细的解读,这使得学生难以学习国学经典,同时也降低了语文学习质量,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2]。
        1.2教学方式不合理
        近年来,我国教育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而将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就是对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这一教学方式的改革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并没有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不知变通的教学方式,这样不利于学生了解国学经典,更无法感受到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



        2将初中语文教学与国学经典诵读进行融合的策略
        2.1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国学文化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大众中得到了很好的推广,甚至也将国学文化传播到了国外。国学文化代表着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不仅可以体现出我国的民族精神,而且人们可以从国学文化中学习到优秀品质。所以,初中语文教学与国学文化的融合,可以使得语文的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最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强知识储备量。将国学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积极结合在一起,是对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让学生可以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语文学习,增强学生思维的跳跃性以及联想性,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自发的去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量。比如,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国学文化可以将历史事件所得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既总结了深刻而又正确的人生哲理,同时也将我国民族的传统美德深刻体现出来,所以,国学文化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是十分必要的措施,可以提升初中学生的内在素养,帮助他们形成更加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以后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国学文化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有全新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看待国学文化,让学生深刻了解国学文化,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3]。而且,国学文化也可以改变学生的表达习惯,比如,学生想要表达不开心的情绪,就可以不再使用朴素而通俗的表达,如“我好难过呀”。但是,有些学生却认为国学文化中的表达过于扭捏,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更提倡简洁的表述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要正确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态度看待国学文化。
        2.2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整合
        为了更好地将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可以从教学方式入手。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多样,形式丰富,有古文学习、散文学习、现代文学习等等,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古文来增强语感,加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教师在教授国学经典时,可以适当增加一点课外国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论语》十二章时,不仅可以向学生解释这十二则论语讲述的内容品质,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找其他论语内容,或者寻找其他儒家经典,扩充学生的知识库,此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另外,教师在教授国学经典时,可以从互联网寻找有关国学经典的影音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结
        总而言之,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融合是时代的要求。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国学和语文知识的快乐,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国学经典知识储存量进行扩充,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课本上的国学经典,还可以学习到课外的国学知识,这样一来可以激发学生对国学文化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李法则.关于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探讨[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7):74.
[2]汪瑞红.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分析[J].课外语文,2019(19):185+187.
[3]张小蓉.试析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策略[J].新课程(下),2018(10):2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