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0月30期   作者: 赵洪敏
[导读] 近年来,有关部门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听、写、读、说的英语综合能力

        赵洪敏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三中学  253500
        摘要:近年来,有关部门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听、写、读、说的英语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英语老师,更要知难而上,改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为学生带来优质的英语教学,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引言
        初中英语的写作关不算太难,但是由于词汇量少.语法知识储备少,缺乏语境等原因,初中生的英语作文常出现单词、语法错漏,遣词造句汉语化,行文不流畅等情况。而在谋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了英语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需要挖掘自已教学过程的不足,对写作教学进行优化改革,提升写作教学的质量,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效界。
一、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方面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听、说、读、写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四个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四种能力分开进行教学,忽视了它们的内部联系,没有将它们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的教师过于重视字、词、句的讲解,把作文课变成了巩固温习词语的课堂,学生缺乏对作文基本结构、文章主题的认知,不清楚应该写什么。其次,读写联系不紧密。在读写课的教学中,教师将读写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没有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不到位,在写作的时候没有内容可以输出。
        1.2学生方面的问题
        小学阶段英语的学习水平是不统一的,大部分地区都是从小学三年级才开始学习英语这门课程,还有一部分地区是从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笔者所在的地区,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因此,在学生步入初中之后,只有四年的基础英语学习阶段。刚步入初中,陌生的环境、同学、老师和教学方式,都会影响学生在初中一年级的学习。这样,在步入初二后,学生的英语基础就会比较薄弱。而且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积累的英语基础不同。所以,老师很难制订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二、新课程改革下优化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
        2.1大量的输入
        我国有句老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前期大量的词汇、句子、段落输入,再好底子的学生要提笔去写作,也会无从下手、无话可写。所以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明确一个目标,那就是所有的单词都要学会,每个单元必须默写一篇课文。这样一来,在平时课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他们会特别留意那些难写的单词或词汇,会留意句子的结构。某周抽出一天的时间进行默写,默写介绍朋友、自己、家人的文章,默写学校未来的文章,默写自己喜欢的故事书的文章,默写西方节日的文章等。这种举措使学生积累了各种素材,他们才能在写作时有话可写、有章可循。
        2.2利用思维导图,积累英语词汇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不少学生还是缺乏英语词汇,自然对写作影响巨大;如果连基本词汇都知之甚少,又怎么会写出良好的英语习作呢?因此,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学生词汇教学。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词汇还是存在一定难度,重点是无法牢记各种词汇知识,极易出现忘记或混淆。因此,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掌握英语词汇。在实际教学中,思维导图是词汇教学中比较常用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对词汇进行学习与积累。思维导图不但能够优化学生学习词汇的效率,还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比如学生对名词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张思维导图。

在该思维导图中,名词为中心词,以此为中心朝着外面逐渐延伸出三个分支,即为梳理知识,指导学法及总结升华。延伸出三个分支后,依据学习进度逐渐细分。例如,在指导学法这个分支上,还可注意分类,分成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注意概念,以此体现出人、时间及事物等各种概念的名称;注意“格”式,包含’s、双重等各种格式。在列出思维导图时,必须要清晰明确,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对英语知识深入理解。同时,教师通过这种层层推进教学,不但体现出思维导图的特征,还让学生自主探索和整理,提高其记忆词汇能力。
        2.3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科学性、有效性、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能极大地提升英语教学水平。要想开展好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想,践行素质教育下“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优化教学结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游戏教学、模式情景等多样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由于学生欠缺系统性的知识储备能力,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应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这种有效的课堂互动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一改往日枯燥无味的全篇阅读,使学生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接受知识,为写作打好基础。
        2.4优化改革作文评改方式
        在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往往是由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统-批改,这样方式不仅需要耗费教师的大量精力,也难以达到教师期望的教学效果。教师批改作文往往需要几天的时间,而几天之后学生对作文的记忆已大致丧失殆尽,对教师的评语也并不重视,只会看--看教师给的分数。而在开展多主题的习作训练之后,英语教师便更加没有时间与精力快速批改学生的作文。因此,英语教师需要优化改革作文评改方式,教导学生掌握自评,同学互评的方法,通过自评与互评拓展学生的恩维,并提高英语写作训练的质量。为保证自评,互评的质量,英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作文评改方法的指导,并设置排查制度。英语教师可以将评分标准制作成评分表,让学生依据评分表给其他学生的作文打分,如每个错词扣2分,句型使用错误扣2分,时态错误扣2分等等。教师还可以趁机引导学生养成查字典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5写作与阅读相结合
        语言的输出应该以语言输入为基础。扩展语言输入的首要措施就是扩大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大量阅读,有助于学生扩充词汇,积累信息,正确理解语言结构,从而为写作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在教学实践中,由于阅读常被忽视,学生的输入得不到保证,学生用英语写作习惯用中文思维表达,按照汉语习惯来遣词造句,导致学生在写作中常出现一些错误。因此,笔者在实践中努力寻求适宜的语境,引导学生选择课内或课外阅读材料,并就所读材料的篇章结构、语言特色给予学生必要的分析和指导;鼓励学生利用报刊以及网络媒体,拓宽语言输入渠道,使得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积累信息,培养兴趣,增强语用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写作水平。通过实践,笔者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在写作中逐渐减少或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也就是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知识的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应该注重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仿写练习,让学生在仿写训练中提高英语写作的水平。英语写作相当于是一种输出,而英语阅读是一种输入。教师应通过有效的输入来提高输出水平,组织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词汇和语感,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肖少芳.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探讨[J].中学课程资源,2020(04):14-15+66.
[2]董建梅.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19(24):53-54.
[3]康蓉霞.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J].考试周刊,2019(36):132.
[4]赵王红.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08):130.
[5]秦楠.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11):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