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措施探究 陈玉凤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2月   作者:陈玉凤
[导读] 为加快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转型步伐,完成初中数学现代化建设。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时间和内容进行合理化的编排,使学生能在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学习成果,并完成对知识的合理应用。通过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创造更多可能性,以促进初中数学教育的良好发展。

陈玉凤    福建省晋江市梅溪中学  362200
【摘要】为加快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转型步伐,完成初中数学现代化建设。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时间和内容进行合理化的编排,使学生能在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学习成果,并完成对知识的合理应用。通过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创造更多可能性,以促进初中数学教育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ISSN1672-1128 (2021)02-023-01

        近些年来,在新课改浪潮的推动下,教育教学工作正在不断变革与创新,教师们逐步将一些新理念和新策略引入课堂,希望能够为课堂增添色彩以及实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转折时期,此阶段的教学工作十分重要。初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现代教育要求应用新方法和策略展开数学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在高效获取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上数学综合能力得到发展与提升。
        一、优化教学过程
        教与学是教学中的两大支柱,它在强调教师教的同时也在注重学。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一切活动都要围绕学生开展。所以,教师要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来逐步优化教学过程,以此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化,所以当观察到学生的学习态度或者方式未曾改变时,教师要继续调整教学方法,进而达到“教”与“学”的平衡,促进学生高效地掌握知识。
        例如,初中生在学习“平移”内容时,数学教师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课上,教师先通过移动硬币的游戏方式创设出情境,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过程中感受“平移”。随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通过讨论总结出了平移的概念,并掌握了平移的两要素。为了加深学生对平移概念的理解,数学教师又鼓励学生们一一列举出生活中更多的关于平移的现象,使之认识到“数学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在讲解“对应点的概念”以及“平移的性质”等内容时,初中数学教师又利用多媒体以及动手作图的方法将知识生成的过程呈现出来,以此提升学生学习效率。通过几种不同的方法展开数学教学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课堂主动性,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还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升。
        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和状态中,几乎是没有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空间的,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被逐渐削弱,学习思维也受到了约束和限制。对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主动地转变落后的思想和观念,突破局限性的思维方式,不再受制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全新理念,尊重并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以营造自由、民主且宽松的课堂氛围,肯定并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学习空间和探究的机会,保证学生主动、全面且深入的课堂参与。



        例如,在教授《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时,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占据大量的课堂时间授课,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空间少之又少,这对学生们的学习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笔者积极转变这种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给予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空间,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如,笔者会设置学生自学空间,学生们在这段时间里可以自由学习,独立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时间结束后,笔者再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成果,笔者会适当给予评价,一方面是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评价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这样,笔者通过给予学生学习空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数学教学不但要重视对创新教学方式的应用,还要加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育,使学生能够加深对数学问题的把控,并掌握知识应用方式,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让学生提出问题只是第一步,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创新能力,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的技巧,这样学生在遇到相似问题的时候才能快速解答,掌握以不变应万变的学习规律。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使课堂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氛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散自己的思维,教师要做好指导,避免学生偏离正确的学习方向,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解决数学难题。以初中“三角形”教学为例,三角形是初中几何图形中涉及比较多的知识,考试中占的分值比例也是比较大的,而且几何思维更灵活,要求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只有灵活掌握了这一部分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后面四边形及圆的证明学习。教师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具有引导作用,能保证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组织和管理学生开展数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与学生互动,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有效构建高效课堂。
        四、加强训练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是让学生在题海战术中掌握所有题型的解题思路,而是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举一反三,利用发散性思维提升学习效率,节省学习时间。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艺技能的提升,还要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以数学思维去看待遇到的数学问题,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让学生们认识平面几何的教学中,数学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们进行图形之间的平移、对称、旋转和相互变换,提升学生的思维转化能力,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让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全面思考问题,追根溯源的分析问题,采用多种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在猜测、联想、归纳中实现思维的飞跃。
        结语
        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提升需要数学教师在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持之以恒地探索。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紧紧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手段、教学理念方面做出改进,着重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构建高效率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胡军英.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思考[J].华夏教师,2019(32):41-42.
[2]李旭辉.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