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法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0月30期   作者:郭芳芳
[导读]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灌输,不是单纯的知识点传授。

        郭芳芳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一中   

        摘要: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灌输,不是单纯的知识点传授。身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多层并进、快乐交流的课堂,让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让他们获得温馨、乐趣和成功的心理体验,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性。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积极参与,努力使自己的教学不再僵化,不再机械化,而是走向互动、开放和创新的新局面。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随着教材的更新和教学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主要形式。课堂45分钟是教学的主战场, 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主渠道。因此,在当今基础教育新课程(新课标)改革形势下,我们英语教师进行“教法”与“学法”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那么,我们英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法“与”学法“的研究呢?我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多年,现将自己的观点总结如下:
        1.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1.1英语教师本人应该加强各方面教育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学习有关英语教与学的心理知识,提高教学理论水平。
        1.2在加强自我学习的基础上,英语教师应积极参加再教育学习,接受再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进行知识更新,甚至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不能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更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
        1.3教师可以到校外观摩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亲身体验、灵活使用教学资源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技能。

        2.课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建议及措施?

        2.1教师们应该打破“教师主讲,学生喝唱”的传统教学模式,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新型的教学模式应是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充当启发者和引领者。教师作为启发者,可以启发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并积极思考。教师作为引领者,应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互动,引领出一种积极学习的温暖氛围,引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设Reading环节,让大家一起阅读,也让每个学生都有阅读的机会,也会使课堂上的氛围活跃起来。
        2.2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上,投其学生所好才能更好地引领他们学习。简单来说就是用书本上的知识引领学生讨论他们喜欢的话题,这样会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更容易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题者。比如说我校有些教师会经常在课堂上与学生用英语讨论他们热捧的韩剧,他们允许学生提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除了通常的细节理解之外,甚至提出了诸如像 “What’s the author’s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passage?” 这样的好问题。这样学生已经不再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是喜欢这样的学习。
        2.3教师应该把握好上课的节奏,争取让大部分学生参与进来。无论在哪个班级当中,总会有一些学生上课走神之类的现象,此时教师应该充满耐心,慢慢的引领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启发他们去思考。同样,创新无论何时都是需要的。教师不定期地创造出新的互动环节或是活动,教师在教学中保持有序的节奏和有机的变化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进行“教法”研究,更要进行“学法”研究
        
        3.1努力创设“听”的语言环境
        在我国,汉语是唯一的官方语言,英语是一门外语,我国没有讲英语的语言环境。学生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困难重重,障碍多多。因此,教师就要采取措施减少障碍,课堂上尽量少讲、不讲汉语,给学生营造浓厚的“英语环境”,努力给学生创造“听”的机会。
        3.2强化“说”的训练功能
        为了使学生达到准确、规范、自如、流利的口语表达,教师必须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生的不同心态,应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课堂积极大胆开口“说”、“听”懂是不够的,“看”懂是骗人的,只有脱口而出才是真功夫。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每天坚持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和志趣相投的同学、朋友组成“英语学习兴趣小组”,互相督促,互相支持,养成多讲多练的好习惯。
        3.3培养“读”的准确能力
        “读”的准确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所掌握的词汇量和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传授给学生学习词汇的方法,帮助学生积累词汇量,提高对词汇量和短语的辨别、识记和应用能力,同时,给学生介绍一些英美文化知识,从而克服、解决词汇量不足,背景知识不明等阅读障碍。实践证明,精读课对全方位培养学生”五种能力“极为重要,每位教师和同学都要重视精读课。
        3.4培养“写作”能力
        “写”是语言的发展,是对“听、说、读”的巩固和提高。英文写作最能使人感到英语学习上的不足,最能提高人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吸收能力。好的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不是老师改出来的,多写才能出好文章。写作在开始时,往往是苦事,不坚持就会放弃,因而需要毅力。写作应辅以大量阅读,写作中出现的错误,能通过阅读自我纠正。
        
        总之,进行教法研究和学法研究,是21世纪英语教师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任重而道远。英语教学有极强的实践性、交际性,它同样具备创造性教学模式的如下特征即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完美性。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积极参与,努力使自己的教学不再僵化,不再机械化,而是走向互动、开放和创新的新局面,使自己成为真正的知识传播者和学习方法的给予者,成为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



参考文献?:
        [1] 王蔷. 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 英语教师, 2015(16).?
        [2] 颜微. 英语教学,学生主体——苏教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初探[J]. 高考(综合版), 2015(05).?
        [3] 穆晓莉. 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学生主体性学习策略的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 王天和. 在交互式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综合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D]. 西南师范大学, 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