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艳
广西省南宁市仙葫经济开发区广西外国语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5302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小学阶段的学生主动性较差,能够实现自主学习的情况较少。而且小学英语老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只是将课本知识理论为学生讲解,并没有重视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学习的能力培养。因此,在教学时应该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参与课堂的讨论,给学生创造机会,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英语学科是一门语言类的科目,包含的许多单词记忆、语法学习等内容相对而言都比较枯燥,学生刚接触不久,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探寻相关路径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鼓励学生加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以此来改变原来的乏味的教学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深化对于知识的理解。
一、分析自主学习的特点
1.基于兴趣,激发主动性
英语中有许多的知识,例如单词记忆、句子背诵等都需要学生自主完成,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要求比较高。而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在学生是否乐于学习英语,是否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将其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任务来学习。学生只有对于英语学习有了兴趣,才能更好的自主学习,更深层次的理解其中的理论知识,理解各种单词的含义以及语法的使用,这也是教师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的出发点。
2.立足学生,强调自控性
除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他们具备自控性。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如果课上对他们的约束太多,就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化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但是他们的自制力普遍较差,在自主学习期间可能会有许多不可控因素产生。因而,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需要对教师布置的任务以及英语课本上的知识有一个学习的自觉性,培养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思路的能力。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具有竞争意识,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将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课堂参与感进行评价打分,以此来促进学生养成自控的好习惯。
3.结合学科,突出独立性
现阶段很多小学英语的教学模式都是采取合作探究的方法,其对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但学生个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学习的独立性。小学生比较容易随大流,一个小组中可能有的上课比较积极,但是有的发言机会较少,甚至是不敢发言。因此,还需要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独立的完成,让他们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尤其是英语这门学科,一种新的语言对小学生来讲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更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思考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教师在课上可以用提问题的办法,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二、探究自主学习的路径
1.巧借课前导入,促进自主学习
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在多个教学活动中有所展现,而课前导入就是其中最典型的载体之一。当前,小学生的课前导入大多比较简单,而且英语学科的导入大多都是认识单词、读课文,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很容易就会失去兴趣。
因此,教师应该将这一环节进行巧妙设计,采取学生感兴趣的方法,例如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播放小视频、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学生课前导入环节中进行自主学习,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更加积极的回答教师的问题,也可以跟得上老师的思路。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时,将容易理解的知识交给学生来做,让学生当一次“小老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自主学习的方式。
例如,以小学四年级上册《Go straight on.》这节课的讲解为例,在课前,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了“Penguins‘ game”这首歌,让学生在欢快的课堂导入中先自主浏览相关知识点。开始接下来的学习。将本节课的重点词汇:“left, right, straight …”做成单词卡片,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利用这种形式自主学习词汇。最后,采取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单词掌握情况。这样不仅改变了以前只是让学生空背单词时的枯燥无味,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学会很多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
2.强调学生主体,自主完成任务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由于担心学生们的英语学习能力不足,在教学时只是片面强调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故而,就需要教师立足教材内容,设计相关的任务,让学生自主完成;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任务可以稍微增加难度,对于能力较差的同学则需要重点引导,任务难度适当下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应该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研究问题的答案,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助力学生的英语学习。
3.依托教学情境,推进自主学习
小学生大都比较活泼好动,因此刻板枯燥的教学课堂并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只有引入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才能让英语课堂更具趣味性。教师可以借助教材内容中的对话情节、小故事等作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手段。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更容易理解的事情为学生创设一种主题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到这个情境中,在愉快的教学中学会更多的知识。这样一来,学生能透过主题情境懂得许多生活的道理,利用学会的英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She’s reading a book》这节课时,这节课主要的教学知识点是学会描述正在进行的事情。因此,可以在讲解完相应的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同桌合作的方式,进行“你问我答”的主题游戏,让他们根据提供的生活图片,描述图片正在进行的事情,从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理解现在进行时的构成,掌握其固定表达句式:主语+be动词+动词-ing形式+其他.。由此可知,学生在这种主题活动情境下,增强了参与活动的热情和主动性,这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而且在学习新内容的同时复习了以往的教学内容,形成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总之,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主动性、自控型以及独立性,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丁海波.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J].知识文库,2020(22):42-43.
[2]张燕.小学英语课堂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启迪与智慧(中),2020(11):50.
[3]关丽巍.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J].黑河教育,2020(0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