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健康的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0月30期   作者:吴煜
[导读] 小学体育作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阶段

        吴煜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南胜中心小学  363701
        摘要:小学体育作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阶段,需要被我们体育教师予以充分重视,因为当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后,才能够以更加端正的态度进行小学体育阶段的学习以及锻炼,故而,在小学教学阶段,教师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对小学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小学体育教学的地位也得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小学体育学科知识中产生运动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小学 体育 健康 策略
        体育作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其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货用。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性的教学活动,面对新课程教育理念,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必须重视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从而不断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最终促进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实行差异化教学策略
        在实施教学之前,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安排教学活动,这样能够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智力、心理和能力的开发阶段,他们个性活泼好动,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独立的个体。所以,在展开体育教学之前,应该充分了解学生能力、智力和心理多方面的差异,将教学对象进行隐形分层,更利于不同学生个体的能力发展。在教学方法的制定方面,应遵循学生主体性差异,不应强调学生的同质分层和异质分层,应采取集体教学方式,隐形分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个例教学等,进而实现学生的动态分层。以“整体动作教学——分解动作教学——重复动作练习”的教学方法,既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也能够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同时,还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和个体教学的方法实施个性化教学。在全面了解学生能力差异方面,教师除了认真观察和分析外,还可以采用调查问卷、沟通对话、体能测试、心理调查等方式,通过将这些方面的分析进行综合,全面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将教学对象进行差异划分。
二、了解学生爱好,发挥学生特长
        1、体育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长,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体育游戏。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当中,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学生所擅长的东西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有着较强的弹跳力,此时体育教师可组织此部分学生进行摸高训练,而有的学生有着超强的耐力,体育教师组织此部分学生进行长跑训练。以长跑训练为例,体育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标准和教学目标,然后让学生向着所设置的目标前进。为了更好的保证体育教学的效果,可根据具体实际教学内容,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当前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但有助于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总而言之,体育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要根据学生的特长,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的训练项目,同时要选择适合不同层学生的项目,保护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
        2、教师对不同的项目,进行相应活动的选择。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的同学喜欢足球,为了更好的保护学生这种兴趣,体育教师可根据分层设计“模拟足球比赛”活动,学生通过比赛可以更好的保护运动积极性。部分学生喜欢跳绳,此时体育教师可组织“花样跳绳”活动。以“花样跳绳”为例,体育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丰富跳绳内容及跳绳形式,做好活动设计工作,使得学生更好的参与跳绳活动,通过强化跳绳活动设计,有助于增强互动交流,让学生们更好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再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高学生的跳绳质量。总而言之,由于学生的兴趣存在明显的差异,致使教师所选择的游戏也会不同。鉴于此,体育教师要根据体育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体育项目,在这个过程当中,体育教师要保证所选的项目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借助多媒体,提高学生认知
        虽然说,在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有趣的运动,但是这些运动的理论和概念却十分抽象,难以理解,那么如何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让学生爱上体育锻炼呢?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利用图文并茂、形象立体的特点,展现丰富的内容,从而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足球理论教学中,笔者并没有急于给学生普及足球基本知识,而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足球小将》这样的故事。这些故事对小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另外,动画片中太空翼等人的绝技也令学生赞叹不已,比如太空翼的绝技是倒挂金钩,他用优美的动作在赛场上征服所有人,这样就会点燃学生内心足球的火苗,并且也会在潜移默化当中提升学生对足球的认识。
四、激发学生兴趣,助力体育课堂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时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然而,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观察学生和总结每位学生的特点及爱好,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因材施教。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下进行学习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所以,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置一些趣味性的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进行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质量,提升教学效果。
        综上,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教学,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教授学生小学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对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并应用到体育活动中;还要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完善评价制度,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精神,将素质教育理念全面落实到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世忠.学校体育差异化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2).
        [2]陈德荣;如何进行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3]陈晨鹏.美国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9(13):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