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春祥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赵官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时期是学生基础能力的重要发展阶段,而小学美术课程则是培养学生审美标准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因此,小学美术是小学教育中一门极为重要的课程。与此同时,美术课程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外来因素与外来文化的影响,目前我国小学美术课程教育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
关键词:问题及对策;小学美术;小学教育;美术教育;策略分析
引言: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大众对于艺术培养的重视逐渐提升上来,而艺术的教育与培养需要从小做起,因此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受到大众的一致重视,但是由于互联网文化的冲击,目前我国小学生受到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的冲击与影响较大,为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带来一定的阻力,解决以上问题还需要全体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师共同努力。
一、目前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美术课程教学理念落后
在核心素质教育背景下,仍然有部分学校将学习成绩、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将课程教学内容作为教学唯一重点,这种老旧的教学理念显然与核心素养、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是极为不可取的。由于这种应试教育理念的存在,美术课程这类艺术教育的课程被严重忽视,甚至出现被主科占用的现象,因此教学理念落后、美术课程得不到重视是目前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美术课程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绘画技巧与艺术感那么简单,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学生整体素养以及审美能力培养的重任,教师需要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时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让学生从下培养出对美的感知能力。但是目前很多学校的美术课程教学形式大于内容、讲解多余引导,过于注重基础技巧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与自主意识的培养,注重教材内容的学习,轻视美术文化自身的底蕴,这些也是目前美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二、小学美术教育实践教学策略
(一)改善教学环节,提升教学设施的建设
所有的教学课程发展与教育模式创新,都需要配合一定的教学设施最为基础保障,这样可以通过先进的教学设备弥补以往教学中的各项不足,通过设备的优势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起到提升教学效率的教学效果。在小学美术课程授课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提升美术教学设备、优化美术教学环节的方式起到提升美术教学效率的效果。为达到这一目的,美术教师可以积极向学校以及教育部门反映,将目前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优化教学设备后的效果如实汇报,这样有助于相关部门充分了解到美术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重要性,让其认识到小学美术学习对于小学生能力发展、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以此获得相关部门与学校的教育资金与教学物资的支持,提升美术教学的外部资源。与此同时,学校也需要提升对于美术课程的教学设施投入力度,对小学美术课程内容与设备进行拓展。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开展相应的美术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内容启发学生美术灵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行合理的教学资源整合与借鉴,必要时可以寻求相关部门的帮助,并且严格标准对待美术课程,不仅为美术专业提供充裕的教学时间与活动时间,还要定期对学生展开测试,及时掌握学生的美术学习成果[1]。
(二)培养美术专业教师团队
由于新课改的颁布与深入,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理念逐渐成为教学主流,但是教师作为教学模式的实施者、知识的传授者与引导者,教师对于小学生美术学习仍然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性。而教师的知识储备与教学水平与美术教学成果息息相关,若想提升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效率,需要首先让教师的职业教学水平与自身专业素养有所提升,这样才可以保证美术教师通过完善自身的方式提升教学效率,使更加优质的教学内容投入到小学美术课程中,配合高效的美术教学模式与渗透性的教学活动显著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以此方式为提升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提供必要助力。为达到这一目的,学校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力度建设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精湛的小学美术专业教师团队,定期展开美术教学培训,引入行业顶尖的美术学者为全体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养,提升校内美术教师的技能,同时对美术教师的审美素养进行考核与加强,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要求美术教师积极投入到完善自身的工作中来,在培训中顺势展开美术教学研讨,拓展美术教学思路,让更加高效的美术教学内容与优质的美术教学模式投入到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2]。
(三)优化美术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
现代小学生受到互联网资源的冲击,与以往的学生无论从思维模式还是认知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课程教学时,应该学会与时俱进,将更加符合现代化教育的美术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应用到学生教育中,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渐培养出美术兴趣与美术学习欲望,尊重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充分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与个人特点,对学生开展多元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在美术课程中积极应用教学情境等优质的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在教学情境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思考的方式,对教学内容展开深度分析与二次创作,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美术知识、美术技术的掌握与理解,同时有助学生通过美术课程培养思维能力,是一举两得的优质美术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预留高出学生目前水平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研讨的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小组成员在小组研讨中逐个发言,可以提升发言者对于美术美容的了解与掌握,同时有助于倾听者通过发言者的讲述拓展美术学习思路,让小组成员在研讨过程中培养集体荣誉感与合作意识,这样还可以凸显小学生在美术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小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小组研讨等方式解决小学美术课程中的难点问题,在配合教师优质的美术教学环节,让全体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美术技巧[3]。
例如:在小学美术课程《剪窗花》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理念、优化美术教学方式提升美术课程教学的效率。首先,教师结合课题内容向学生讲解基础内容。其次,开展自主思考与小组研讨模式提升学生自主能力。最后,对全体学生展开绘画技能训练。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课程对于小学生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审美标准的培养都有一定的作用与优势,美术教师需要将此优势发挥出来,通过改善教学环节,提升教学设施的建设、培养美术专业教师团队、优化美术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等方式开展美术教学工作,为小学生核心素质培养提供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姚盼.“美”与“术”共舞——试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与技能发展的融合[J].速读(中旬),2020,12(25):139-140.
[2]梁湛.彰显生本理念,渗透审美教育——小学美术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J].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21(27):203-204.
[3]张晓.STEAM教育环境下的小学美术跨学科融合探究[J].参花,2021,12(2):195-196.
作者简介:汪春祥(1965.11),男,汉族,山东省德州市人,小学中级职称,专科,单位: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赵官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