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艺术素养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0月30期   作者:高寅桓
[导读] 以“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给传统的“教”与“学” 带来新的转变

        高寅桓
        身份证号码:142401199810311***
        摘要:以“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给传统的“教”与“学” 带来新的转变,更加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注重运用 知识解决问题、获得新知,最后凝结为素养。“体验 式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创造真实的 情境,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深刻理解与情感的感 悟的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主张坚持以学生为中 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我体验的过程 中获得经验、感悟,加以交流、分享。”在课堂“体 验”里,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素养提升。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培养;核心艺术素养;策略
引言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发展学生应具备的并 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 力。而高中合唱课作为高中音乐教学当中重要环节之一,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美育教育实践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 用。本文将以学校高中特色合唱实践教学为例,通过开展 江苏省高中音乐课程基地建设合唱系列活动以及不断创新 合唱教学方式,构建以“合唱”为特色的高中艺术教育实 践模式,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1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艺术素养的重要性
        高中音乐教学并不以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为教学目 标,而是通过对学生音乐潜能的开发使他们从中受益,以 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在当前的教学标准和要求 下,教师需结合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背景,充分考虑学生的 个性化需求,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开发创造性思维, 培育良好的人文素养,并为以后的学习和专业训练打下坚 实的基础。因此,高中音乐教学的重点是将对音乐美感的 领悟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感受和鉴赏作为相关学习的基 础,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和由其创造的美好意 境,从而实现情感的共鸣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发掘对音 乐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2音乐的核心素养在音乐课标中的体现
        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要求下,对某一学科本质特征与价值的集中体现。而高中音乐学科 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也具有自身独特的核心 素养。在2017年出版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明 确指出,音乐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审美感知、 艺术表现与文化理解。在音乐核心要素的基础上去理解不同文化背 景中的音乐内涵就是音乐的文化理解。在当今这个信息 时代,高中学生更关注当代的一些流行音乐元素,对传 统的民族音乐了解甚少。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多引导学生 去聆听与表现不同民族优秀经典的音乐作品,可以开阔 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丰富音乐文化积累并增强民族自 豪感。
3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艺术素养的策略
        3.1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充分享受音乐
        音乐应该给学生带来一种美的享受,而不是耽误时间的负 担。在帮助学生转变观念的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 音乐的美。教师也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停留在带领学 生学唱歌曲的阶段,而要带领学生探索音乐背后的内容,在理 解音乐的基础上,探索歌词、旋律的美妙及背后的故事和想要 传达的情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 音乐素养。
        3.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依据国家有关教学文件指出, 高中生音乐教学要将音乐的审美作为核心内容,将学生的 兴趣爱好作为教学的动力。在音乐课堂当中,教师要精心 创设与教学相适应的特定场景以及音乐氛围,让学生们可 以在音乐审美过程中感受到身心愉悦,体会出音乐情境中 所表达的情感。

将学生们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在教学过 程中,发现在每一节音乐课堂导入过程中,可以创设有效 的故事情景,建立学生自主求学的氛围非常重要,通常会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为什么在劳碌 的工作当中他们还能够放声高歌?”让学生带着对问题思 考与分析来充分调动学习歌曲的积极性,领会劳动人民乐 观的精神。还可以借助乐曲讨论来提高学生对于歌曲的理 解,首先音乐老师让学生们先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当中 的感情变化以及风格特点,领会乐曲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 感,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然后音乐教师可以引导 学生分小组对乐曲进行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自感 知到的音乐意境以及内容进行讨论
        3.3教师要传授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真正的音乐实践需要好的音乐创作能力,音乐创作能 力需要拥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做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丰富的 音乐基础与知识,才能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内涵与真谛。在高中音乐品鉴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传授学生更多的音 乐知识,教给学生更多欣赏音乐的技巧与方式。要具有专 指性的辅导功能。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强化自身乐器演奏及 音乐专业知识的培养,切实把握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 提高整个音乐教学中创新教学法的实用性与全面性。
        3.4“核心素养”下,“聆听”仍为先 “
        聆听是学习音乐和参与艺术实践最重要的途 径。”[4]音乐教学中所有的体验都是以“听”为先的, 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整体聆听音乐作品时,解决你听到了什 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自身的生活阅历、知识 储备和音乐素养通过联觉与想象,表达所听所想。老师 可以提问:主题出现的时候是描述的俄罗斯民间的什么 场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老师要强调问题答 案的开放性,只要符合作品中音乐要素表达特点,符合 作品音乐情绪的都是正确的。有的同学说,《从山上, 从高高的山上》是对亲人的思念,对恋人的不舍等; 《卡马琳斯卡亚》是描绘了俄罗斯民间农民丰收后欢愉 的舞蹈场景,或俄罗斯民间婚礼时的舞蹈场景等。通过 对音乐要素的分析,学生解决了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 么?
        3.5分享展示,以美育人
        我们都知道“亲历的知”经由实践产生,没有实践 体验,就难以获得美的感知、音乐的理解和对作品的自信 表达。学生通过音乐实践展示和对音乐自信的表达,陶冶 情操、美化心灵,提高艺术表现力和人文素养。“课堂上 老师要为学生搭建体验平台,在展示中以美育人。比如,为了了解《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的剧情梗概和背景,进一步了解京剧艺术,可以让学生 演一演,模仿京剧舞蹈《江山美人》中的表演,让学生 在综合实践表演中在获得京剧的相关知识的同时,体验 了国粹京剧的艺术魅力,在艺术实践中感受京剧的艺术 特色。同时,教师从旁记录学生在鉴赏过程中的精彩瞬 间,并采用全班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们分享自己鉴赏京剧 的所思所获,这也是一次艺术展示和自我表达的很好机 会。
结束语
        高中阶段音 乐鉴赏教学更应该加强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对 音乐要素的理解和应用,其对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引起相关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 视。尤其是普通高中的音乐教学面对的是没有接受正规音 乐学习、对音乐要素没有充分认识的学生,要提升他们的 音乐鉴赏能力,更应加强其对音乐要素等理论知识的学 习,这样才能有效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提升音乐素养, 让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薛丹丹.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黄河之声,2020(08):132-133.
[2]陈春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北方音乐,2020(04):205+207.
[3]张莹.面向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音乐课教学与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20(03):148+153.
[4]丁锦玲.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J].音乐天地,2020(02):18-21.
[5]马江新.音乐教育教学的反思与见解[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36(04):134-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