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上海市青浦瀚文小学 2017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网络时代的来临,社会各个行业已经有了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美术教育领域也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在小学中高年级,将电脑美术类课程融入美术教学,能够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多角度、多元化激发学生的绘画创作灵感。但在实际的小学中高年级美术教学过程中,电脑美术类课程开展的具体有效措施,仍是小学美术教师需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需要亟待解决。
关键词:电脑美术;小学;重要性;措施
一、引言:电脑美术是通过信息化技术与美术相结合的新时代产物,电脑美术以一种崭新的形式使人们在视觉上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新鲜感, 使艺术的表现力提升了高度和丰富性,电脑美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无论对生活还是教育领域都有着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小学电脑美术教育形式相对滞后,教学成效也并不理想;电脑美术课程老旧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课程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美术教师没有相对专业的电脑美术教学水平,学校对电脑美术课程不予重视,教师缺少定期的电脑美术技能培训,教学观念落后;疫情期间,空中课堂中,缺少电脑美术类课程,有待完善。以上诸多情况导致我国小学电脑美术课程发展不能与时俱进,希望通过自己一些经验积累,为电脑美术在小学中高年级的开展提供一些经验。
(一)打破时空限制 鼓励学生创新
在小学中高年级传统的美术教学具有许多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电脑美术类课程可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的搜集和参考,丰富学生的绘画创作灵感,加上电脑绘画具有可以复制、易修改的特性,电脑类美术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值得探索和实施的教学形式。学生通过电脑绘画可以将内心的思想和创意进行表达,并在过程中可无限修改和完善绘画内容,使绘画创作可以更加完整的表达出来,多角度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把握年龄特点,提高学生兴趣
小学生中高年级的学生的想法和认知程度已经逐渐成熟化,对于绘画作品有着独特的想法和思想,对作品的完成度和美观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在上海市小学美术教材中,小学阶段平面设计部分共23课时,是美术教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校开展手绘绘画活动时,经常出现学生绘画能力有限,容易画的歪歪扭扭;没耐心,涂色不均匀,板式不优美;画错了,无法修改。这样,学生难以获得成就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美术兴趣。开设电脑美术类课程,在绘画技巧方面难度要求降低了,学生拥有更多的尝试和修改机会,可以充分展现自身的绘画表现力和想象力,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设计和绘画当中,使绘画中的调色和作品修改等操作变得简单和方便,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2]。
(三)丰富网络资源,提升学生审美
伴随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图片读取相对文字读取对信息掌握更加的直观和便捷,电脑能够存储大量的知识信息,教师在开展中电脑美术类课程时,可将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扫描保存,这样即保障了学生作品的完整性,还节省了资源空间,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搜索,为学生选取丰富的、高质量的图文教学资源,学生根据自身爱好和个性选取适合的图文范本,使绘画灵感和创作思维能够有效提升,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审美高度,未来在绘画领域取得一定造诣。
(四)创新绘画形式 完善网络课程
新馆疫情期间,各地空中课堂开展如火如荼,各学科都在探索如何利用电子设备和网络资源开展更为有效的在线教育。在美术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购买不到美术工具和材料,导致学生不能较理想的完成美术的练习,影响学生的绘画兴趣。
电脑美术的电子设备在疫情期间很有优势,不仅能够快速有效的搜索到学习的视频等教学资源,还能够让学生利用最简便的工具开展美术活动,省去了繁琐的美术材料准备过程。可是,在空中课堂中,电脑美术程几乎没有。一方面,可能考虑到设备和材料的成本比较高;另一方面,可能考虑到学生的用眼时间问题,所以在小学阶段电脑美术是被忽略的一个艺术方向。这就要求有关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要对缺失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
二、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电脑美术类课程的具体策略
(一)自编单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目前沪教版美术教材中,每学期2-5年级都有1节电脑美术课,一个学期,1节单课,对学生电脑美术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不利。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小学美术教学存在教师教学目标脉络不清,课时目标定位不合理,单课时教学意识较强,美术活动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因此,我开展了自编单元的设计和实践。如:对于沪教版《蜻蜓飞舞》一课进行改编,形成《蝴蝶飞舞》电脑桌面设计的两节课、一个单元的自编单元课程。通过单元化的改编和实践,教学活动强调学生的三维目标培养和知识技能的递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结合地域文化,搭建“学以致用”的平台
当下,学生在课外接触知识的途径也愈发广泛,知识面广,教材中电脑美术课程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绘画需求。中国地大物博,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书本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有脱离生活实际的情况,这样,学生很难达成“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艺术要求,更不符合学语致用的教育原则。因此,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如:博物馆、水乡古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课内课外和线上线下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的参观和学习的积极性,感受身边的美。其次,美术教师要倡导学校要定期举办电脑绘画类实践活动,举办小型画展、绘画比赛等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绘画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的绘画才能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
(三)互帮互助、分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师在开展电脑美术教学实践中,会遇到学生电脑设备和绘画能力层次不齐的情况,排除学生设备故障和误操作占用了教师有限的教学时间。本着因材施教和对中高年级小学生合作能力的要求,我采用了分层式教学的形式。它能够更加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合作能力,明显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将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成四层进行教学。一层是由对电脑绘画感兴趣、有较强的知识接受能力、热爱学习,绘画能力较强的学生组成;二层是由热爱电脑绘画,学习主动性高,但不具备较强的接受能力,没有突出的绘画作品的学生组成;三层是由缺乏电脑绘画兴趣,缺乏学习意志,但具有学习潜力的学生组成;四层是由即缺乏电脑绘画兴趣、又缺乏学习潜能,对学习呈现消极态度的同学组成。教师将四个层次的学生分在一组,教师首先保证部分学生能够先学会,再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各组学生能够互相帮助,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三、结论:综上所述,电脑类美术课程在小学中高年级的开展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通过单元化的改编和实践,教学活动强调学生的三维目标培养和知识技能的递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美术教师将电脑美术课程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活动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进行分层式针对性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让教师有更多时间传授新知识,学生之间通过互帮互助,提高学习效率和合作能力。希望我的一些尝试能够为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提供一些帮助,相信未来大家在电脑绘画领域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肖伟.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电脑美术课程教学初探[J].美术大观,2016(07):176-177.
[2]苑维维. 新课标实施以来中小学电脑美术教学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温州大学,2016.
[3]姚旻辰. 小学电脑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张磊(1980.6.15),男,汉,籍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职称:小学高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美术电脑绘画,单位:上海市青浦瀚文小学,单位邮编:2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