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婕
日照市特殊教育学校,山东日照 2768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特殊学生的教育也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成为教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特殊教育学校需要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学生传授各种知识和技能,也需要帮助这些情况特殊的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学校中开展对学生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各种教学资源,分析如今特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知识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对特殊教育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本文首先对特殊教育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然后重点对特殊教育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进行探究,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特殊教育;德育;心理健康;工作探析;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家的生活教育观念也在发展改变,对于弱势群体的教育也不断加强重视好,尤其是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由于这些学生本身存在的某些缺陷,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极容易产生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更是需要教师加强重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促进特殊教育的有效发展。
1、特殊学校德育与特殊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
1.1特殊学校德育与特殊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课堂教学的需要
在上课时,学生有的活跃多话,有的故意乱跑或尖叫,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想说说不出来,有的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等等。比如,在上课一开始教师会专门点那些不会说话的学生来回答问题,为的是让他慢慢练出气感,逐渐有发音的欲望。但教师为了能让一节课更有气氛,就会多点那些有语言能力,能配合教师的学生。这样容易忽视了这些不会说话或不积极的学生。于是教师为了平衡学生的心理,会再次多点这类学生回答问题或上台写字,如此一来,之前经常回答问题的学生感觉自己表现的机会被别人得到,立马很不开心地敲桌子。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不管教师侧重于哪种类型的学生回答问题,如果没有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那么之前说的那个过程就会循环往复,一堂课永远也不能达到每个学生都能学会的效果。所以,特殊学校德育与特殊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课堂教学的需要。
1.2特殊学校德育与特殊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教育学生的需要
在特殊学校中,每个班每个特殊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在我的班里有个学生,他在我的眼里是很懂事的孩子,但他也是个极为敏感的孩子,只要对他说话时语气稍重,或关注其他人没有关注到他,他就会开始闹情绪。他大部分闹情绪的原因是想家,其次是做了一些不良的行为后被老师指正。我本着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在对他进行教育时,一方面希望他能知错,另一方面也希望他从心里认识到错误,并改正。这就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正真做到知行统一,才能让一个内心脆弱又比较自我的孩子正向地成长。不管从他的心理还是行为,都散发着正能量。所以,特殊学校德育与特殊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教育学生的需要。
1.3特殊学校德育与特殊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家庭教育的需要
我们学校是个特殊学校,而每个学生都是折翼的天使。一般有这样孩子的家里,家长都会很宠爱他,认为自己对不起他。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让他快乐是对的,但如果连家长都如此区别对待自己的孩子,那在孩子的心里也会觉得自己是不一样的、特别的。孩子的心理状态也会随着家长的态度而扭曲,要么觉得自己很自卑,要么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这样导致孩子都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不会辨别是非对错,不会与他人交往,最终导致无法融入社会。而光快乐是远远不够的,家长们有的望子成龙,有的只是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养活自己、独立生活。但学校的教育只是一部分,家庭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更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所以,特殊学校德育与特殊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家庭教育的需要。
2.特殊教育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探究
2.1更新传统的育人观念,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要开展对学生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教师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更新传统的育人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学生本身就有一些缺陷不足,仅仅依靠一些简单的教学方法不能够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心理情况,因此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加强对特殊教育工作的创新改革,改变过去教学中一些问题,以特殊学生为主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以对学生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心,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形成良好的教学分析,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培养,促进特殊学校教育的有效发展。
2.2结合常规的教学管理,开展德育与心理教育工作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常规化管理教育,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引导,对学生进行德育与心理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特殊学生由于自身的不同之处,内心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出现表达能力差、个性内向的情况,这种情况长期存在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因此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开展对学生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首先,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进行对学生的督促,或者通过班级考核进行对学生的奖惩,让学生在日常行为中进行有效的遵守,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在国庆节、中秋节,或者学生开学入学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道德与心理素养教育,通过对各种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道德文章的征文比赛,或者鼓励学生对现代社会中有关道德与心理发展的演讲比赛,形成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还可以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和心理素质。
2.3加强与学生家庭联系,形成良好的教育合作模式
家庭教育对学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響,是对特殊学生影响最深的地方,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需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互动,形成良好的教育合作模式,给特殊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起到对学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可以根据教育需要,邀请家长参与校园活动,如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家长交流互动,或者组织家长与学生进行互动比赛,促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可以让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有效的辅助。同样,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分享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能够更好的让阿囧事了解学生,促使家长与教师达成合作,共同为学生的道德品格和心理素养教育发挥力量。
参考文献:
[1]魏彩虹.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之激发[J].学周刊,2018(22).
[2]梁玉芬.利用初中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中华少年,2016(17).
[3]陈虎.利用物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