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幼
(广东省封开县杏花中学 广东 肇庆 526500)
摘要: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进行时,应当认知到当下德育工作开展的不足,如德育理念认知不足、德育工作开展深度不足,给德育工作开展造成一定阻碍。为此,班主任进行德育管理创新时,需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与以生为本原则,探索初中德育工作开展现实路径,如品德模范的树立、心理辅导的开展、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民主化管理,有效提升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水平。本文就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现状;开展路径
引言:
德育作为初中教育的核心,为促使初中生身心健康成长,班主任需合理开展德育工作,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不良习气,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与高尚美德,充分发挥出初中德育工作开展效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氛围,促进初中生健康阳光成长。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
(一)德育认知不足
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由于德育工作理念落后,且没有认知到德育理念的滞后,使得班主任长期秉持传统德育工作理念,对学生进行德育说教,使得初中德育工作开展受阻,无法很好发挥出德育工作价值。
(二)德育深度不足
德育工作开展时,必须深入学生内心,使得学生主观认知,才可发挥出德育工作的开展价值。若德育工作开展深度不足,则无法有效契合学生的思维情感与兴趣爱好,使得学生始终徘徊在德育理论周边,无法对德育思想进行深入理解,不利于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1]。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原则
(一)因材施教原则
鉴于初中学生学习能力与性格爱好的差异性,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时,不能盲目采取一刀切的德育工作方式,忽视学生的差异性,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时,应当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学习情况,采取合适的德育方式,以发挥出德育工作的优势,如给予学生人文关怀、鼓励肯定学生的表现、主动与学生畅谈人生,从多个领域入手,寻找德育工作开展的切入口,实现德育工作开展预期效果。
(二)以生为本原则
传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时,班主任始终围绕自身开展德育工作,使得德育工作流于理论与形式,并没有与学生产生思想共鸣,调动学生的主观思维情感,影响到学生的身心成长。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应当遵循以生为本原则,主动突出学生的班级主体性、学习主体性,肯定学生的想法与建议,围绕学生开展德育工作,使得德育工作找到现实抓手,可真实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发挥出德育工作开展的价值。如学生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学生的偏科问题、学生缺乏家庭关怀等,班主任都可合理开展德育工作,解决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路径
(一)品德模范的树立
在德育工作开展时,为找到德育工作抓手,班主任可进行品德模范的树立,引导其他学生进行学习,发挥出品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班主任进行品德模范树立时,可设定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礼仪模范、学习模范、劳动模范等。为保证每一类型的模范真实发挥出思想意识引领作用,班主任进行模范树立时,不能忽视学生的想法,直接对某学生进行模范界定,避免引起其他学生的不满与嫉妒,使得品德模范树立,无法发挥出相应作用。为此,班主任进行相关模范树立时,应当组织学生进行民主公开公正的投票,让学生选出自己心中的道德模范、学习模范、劳动模范等。
通过学生的公开公正投票选择,可增强模范树立的权威性,并得到其他学生的信服,可有效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模范欲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初中德育工作开展预期效果[2]。
(二)心理辅导的开展
通过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分析可知,部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抗压能力较差、心理孤僻、存在暴力倾向,给学生的心理成长造成很大影响。初中班主任进行德育管理时,应当对德育教育思想进行挖掘,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保护学生的隐私性、尊重学生的内心想法,在专业心理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协同下,给予学生科学持久的心理辅导,促使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形成积极阳光的乐观心理状态,主动拥抱生活、体会生活的美好。
(三)班级文化的建设
班级文化是初中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开展时,应当推动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进行德育渗透,使得德育思想渗透到班级文化当中,对初中生的心灵意识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实现初中德育工作开展效果。
笔者认为,初中班主任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文化建设主体性。通过创设多姿多彩的集体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集体活动开展过程中,提炼班级学生的凝聚力与文化向心力,进而促进班级文化建设。为促使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教师需遵循以生为本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集体活动设计环节。
在师生交流沟通过程中,对集体活动主题、形式、程序、内容、奖励等进行确定,给予每位学生发言权,肯定学生的活动参与主体性。如班级拔河比赛举办时,为增加比赛的趣味性与欢乐性,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设定不同形式的拔河比赛,调动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在学生参与过程中,完成班级文化建设,并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引导学生相互尊重、互帮互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3]。
(四)班级民主化管理
班主任进行班级学生管理时,为突出德育工作理念,应当开展班级民主化管理措施,尊重学生的管理能力,给予学生自主管理平台,肯定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效果,进而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发挥出班级民主管理的教育价值。
在学生进行班级民主管理时,班主任可灵活开展德育渗透,进而调动学生的班级管理参与积极性。通过群策群力不断优化班级管理环境。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应当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透过学生言语的表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与心理意愿,进而合理汲取学生的建议,主动对班级管理模式进行调整。
如班干部选拔与委任时,为突出民主管理理念,合理渗透德育教育思想,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民主选拔,确保每一位班干部都得到学生的认同。在班干部委任时,可采取班级考核机制,定期对班干部进行轮换。若班干部没有做到引领带头作用,且班级事务没有得到很好处理,则可对班干部进行轮换,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拥有竞争的权力,可凭借自己的实力竞选班干部。通过班级民主管理自治的引导,可促使学生进行相互尊重,启蒙学生的责任意识,即担任班干部,则要以身作则,发挥出班干部的优秀作风,体现出个人的品德与品格,影响周边学生。由此可见,班主任进行班级民主化管理时,合理渗透德育教育思想,可对学生的品德思维进行有效启蒙,实现预期德育教育效果[4]。
四、结束语
上文对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进行阐述,对不同德育工作策略进行论述,以说明德育工作优化创新的重要性。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成长的关键时期,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开展,对学生身心成长具有深远影响。班主任灵活采取德育措施,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类问题,发挥出德育工作价值,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与高贵品格,促使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牛静,张传宝.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J].考试周刊,2020(A4):13-14.
[2]姜红梅.探讨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20(A3):5-6.
[3]张赞赞.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20(36):87-88.
[4]何俊颖.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高效开展德育工作[J].试题与研究,2020(34):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