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第一高级中学 455000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发展,学生可以通过越来越多的渠道接触到互联网,并通过网络了解到各种不同的信息。这对于高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德育品质有很大的挑战。在面对网络如此普及的环境下,高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视,使得高中学生可以拥有良好的社会观、道德观、思想观。本论文主要阐述了目前高中德育工作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于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探索途径。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德育工作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目前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高中需要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与进行有更多的重视,使得高中拥有良好的德育工作,学生可以拥有良好的思想观、社会观、道德观。而目前高中在对于学生德育工作的进行上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与不足,因此高中需要对学生德育工作进行重视,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高中德育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主要的改进措施将在以下说明。
一、目前高中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高
在许多高中的教师进行德育工作时,没有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仍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对于德育工作的发展较为不利。在当今网络时代的大环境之下,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社交、学习、娱乐的主要平台与媒介,而教师如果不重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只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观念,忽略了网络环境下对于学生各类状态的影响,并且不重视利用网络来进行德育工作的话,那么就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这不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观、道德观和社会观。
(二)德育工作的创新性需要突破
在目前高中的德育工作进行中,所遇到的另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德育工作者对于工作的创新性较差。许多高中的大部分教师并不愿意学习与了解网络平台的相关知识与信息,对于许多新生事物的不敏感,因此导致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的开展时缺乏创新精神,在教学时大量使用传统的教学知识与教学模式,使得所教学的内容往往相对于当前的大环境较为落后。同时许多教师对于使用网络平台来进行辅助教学等方法往往不太认同,这类教师往往不愿意在进行德育工作时使用网络等来进行辅助教学,并且不愿意接纳新事物,这不利于德育工作进行有效的创新与开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三)德育工作的教育环境较为复杂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于学生来说,既有好处也有坏处。互联网的发展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渠道来接触新鲜的知识,但同时互联网上也会存在一些不良的事物与风气,这会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对于学生的思想观与道德观的建设不利,也提高了高中对于高中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难度。因此在教师进行德育工作的开展时,需要充分的考虑到网络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正向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关与道德观。
二、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德育工作的探索途径
在新课程教育不断改革的影响下,改变了以往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并且学校和教师逐渐提高了对学生个性需求和人格发展的重视,充分意识到学生的行为习惯必须要以道德建设为基础进行培养和规范。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有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满足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体系的要求标准。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的提出和实施,其中明确提出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对有关理论知识和信息设备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熟练掌握,同时还要对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社会和文化伦理等各方面问题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在信息设备使用过程中,还要严格按照信息技术使用的相关要求标准,促进信息设备使用素养的提高,使其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息技术使用者。
(一)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创设教育活动
随着网络时代的普及与发展,我国高中也需要将网络平台利用到校园的教学工作之中,网络平台具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网络平台的教学方式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学生在这样的网络教学之中,能够更加放松与自在,可以表达出自身最真实的学习感受。第二,许多学生在面对面教学时会产生害羞的心理,所以在进行网络教学时,可以完全避免此类情绪的出现,使得学生害怕教师,害怕交流的情绪变少了,这样在学习时就更加的开心,学习到的内容也会更加丰富。第三,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设置调查问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由于调查问卷采用匿名的方式,这样就保证了调查问卷的真实性,能够让教师对教学的真实情况有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使得教学效果更加完美,实现德育教学的主要目的。
(二)使用网络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根据目前的交流状况,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人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生活问题、学习问题、心理问题的交流。为了使得高中的德育工作有显著的提升,教育工作者可以不断加强网络互动在高中的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网络可以忽略距离这一要素。实现教师与学生更加贴近的交流。这样高中的工作者了解学生情况的时候就可以更加便捷。而为了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状况、实时状况都有具体的了解,教师需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次数,才能保证学生每一个阶段的状态都能够被及时反馈。当出现学生学习状况较差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在了解之后,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与调整,进而解决问题。这样和谐的德育教育的工作才能教育出更加优秀的高中学生。
(三)借助网络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如主题班会、冬(夏)令营、家校互动等活动。召开网络主题班会时,班级可以结合学校德育主题,开展具有班级特色的网络主题班会,如学校组织开展“随手环保”主题活动,班级就可以围绕“如何做环保小卫士”召开网络主题班会。班级可以结合德育课召开网络主题班会,如“道德与法治”课程讲解了有关学生受教育权的内容,班级就可以围绕此内容借助网络主题班会展开讨论。班主任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成长中的困惑开展网络主题班会,如“如何看待追名牌”“节约粮食”“我心目中的志愿者”等。为充实学生的假期生活,引导学生过健康、有意义的假期,学校也可以开展网络德育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世界经典电影等,开展假期图书推荐活动、假期旅行见闻分享活动等。
(四)学校要做好互联网的监管
要通过开展网络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思辨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法治教育,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合理使用互联网和手机。
在互联网技术逐渐发展的当今社会,学生与教师都面临着互联网所带来的冲击。互联网的发展为高中德育工作带来了许多的机遇,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挑战。例如互联网上所存在的各类信息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造成冲击等等。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在网络环境下,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充分的利用好互联网。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注重对于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并且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对德育工作进行辅助,例如可以搭建网络平台来进行德育工作与活动,并且可以通过网络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等等。
总之,教师可以通过这一系列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并且提高学生的社会观、道德观、思想观,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
此论文是2020年度安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信息技术在高中德育主题班会中的应用研究》(编号:ayjky2036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林化亮.网络环境下的高中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思路探究[J].智库时代,2019(12):116-117.
[2]刁婧.网络媒体环境下加强高中德育教育的思考[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