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探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0月30期   作者:唐建刚
[导读] 数学在初中课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唐建
        福安市第五中学 355011

        摘要:数学在初中课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学好,他能够为孩子今后的学习技术打下牢固的底子。在教学过程中,数学学习更加注重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现阶段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无法运用创造性思维对问题进行灵活解答而是一味地参考例题通过解题模板进行解答,这不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在数学学习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思维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一名学生又有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便可以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相互串联,能够通过问题看到本质,这样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则有着极强的举一反三能力,让学生们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增加对课堂学习的认知与对知识点的理解。随着新课改的来临,教育模式全面跟进课堂学习任务,由传统的培养学生做题能力转变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这样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自己对问题的探究与理解,而老师在现阶段教学工作中主要起引导作用,不能再以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来设立课堂学习内容,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此作为出发点,合理改善课堂环节。
1.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
1.1把握学生思维发展动向
        初中是学生心智由稚嫩转向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领悟以及创新能力上有了极大程度的提升,尤其是在思维方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能力是最强的,可以说初中决定了一名学生未来在学习生涯中的方向。如果在这一阶段学生没有进行良好的思维发展引导,那么他们在未来学习过程中会屡遭碰壁走上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在这一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结合每名学生个人特征进行因材施教,不要统一化的教学,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无论是在心智上还是思维方式上都有着极大的差异,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做的就是把握学生思维的发展动向,去了解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在发现他们的思维方式有弊端时及时给予帮助,引导其走向正确的思维道路。
        1.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留有自主的思考空间,就需要鼓励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如果出现不同的见解,就要大胆质疑。在课堂中,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时间去进行自主探索,让学生去发现问题,不要死抓住课本不放,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学生适当的走出课本。常言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来看,最重要的便是能够走出课本,又可以自由的回归课本,这样才是真正的有思维有方法。在现阶段初中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大部分老师会害怕自己由于疏忽而在教学过程中产生让学生不理解困惑的地方,因此,在讲课过程中,便将知识点进行细分细分再细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不会产生问题,但是这样学生对新掌握的知识点没有足够的记忆点很容易遗忘,而真正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方法,便是有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老师在学生探索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学生通过自己的钻研与思考中能够产生大量的记忆点,这样的方法得到的知识点会让学生长时间铭记在心,这就是灵活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学习。
        1.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现阶段随着新课改的到来,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有传统的以老师为主的灌输式教育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这样的改变,对教师来说,无疑是迎来了一轮新的挑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探究出一条适合于现阶段教学模式的新的教学形式,数学作为一门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要求很强的学科面对新课改的到来,数学老师将面对的困难无疑是最大的,但是凡事要看,其本质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数学解题的过程就是一名学生通过观察问题,在头脑中构建出一条正确的解答思路,最终作答的过程而数学老师。

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在学习过程中,要为不同阶级的学生梳理出一条适合他们的思维模式,面对不同的孩子要从多个角度去教学在解题过程中,也可以探究出多种解答思路,让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便是现阶段初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教学的突破口,一旦学他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那么她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便能够举一反三学会融会贯通,面对不同的题型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探索解题思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教会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批评的态度思考,是指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要拘泥于课本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变换解题方式灵活运用以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解答,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还能够让学生探索出一条最快最准确的解题思路,以便于后期遇见同类型问题时可以快速解答。而批评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及时进行自我反省,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回顾前一段时间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犯的错误和应该优化的方面,这些问题要及时进行回顾整理,并及时进行针对华的改进。自我批评是一个学生拥有优质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
        当然针对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教师要积极创造一定的教学活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合作,开展交流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在进行“方程组”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造灵活广阔的实践空间,比如让学生自主编写出答案为 1.2 的方程组,这类实践题目往往较为开放,也没有固定的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相应的思考,确保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激发和创新。
        2.初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表现
        现阶段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已经融入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在科学技术日常生活还是文化教育上,数学已经成为现阶段人类知识构建的最为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学数学学习的关键所在,可以说,数学学习能力的好坏与逻辑思维的强弱有着直接的联系。拥有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便能够构建出一个良好的框架,将数学每个阶段的知识点进行填充,每个单元相互连接构建成一个完美的结构网这边是逻辑思维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原因。
        初中是学生由稚嫩走向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学生,由于还没有经历对复杂问题的学习以及解答整体学习思路以及技巧仍处于初级阶段,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自身没有充沛的逻辑思维概念。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在一开始着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既然前文说到每个学生对待问题的思维有所不同,拥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表现是什么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首先在进行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利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对遇见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与分类并灵活应用不同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解答。在面对应用题时能够进行理性,推理合理的思维,将应用题进行剖析,找出问题主要考查的知识内容最终进行解答;其二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大胆猜想大胆假设,并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与探究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大胆假设的过程,也是学生对自己逻辑思维能力自信的一个表现;其三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及时进行总结,及时对上一阶段所进行的课题学习进行归纳整理,并找出自己在上一阶段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一种体现。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发展,素质教育改革被推动前进,学生的 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早已被列入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尽管有很多 途径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但万变不离其宗,宗旨始终是以学生为本,让学 生感受到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也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因材施教、 注重方法。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能及时地调整与优化,为学 生的学习是习惯培养做好坚实的后盾。
        
        参考文献
        [1]翟增鑫.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 旬),2016,18:227.
         [2]陈明兰.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宁德师范学院 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901:108-112.
        [3]张祎.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路径和举措 [J].才智,2018,29:22.
作者简介:唐建1976年出生,性别男,汉族,籍贯福安,中学一级,本科,初中一线数学教师。福安市第五中学。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第五中学,邮编355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