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忠
博兴县实验中学
一.问题的提出 现行的初中物理教材主要分成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几个体系,这种编排体系使教材内容条理、顺序,便于教学,教师和学生都会按照课标要求和教材编排顺序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但同时也应注意到,这种编排使每个知识体系都具有相对的孤立性。学生学习力学时就只分析力现象,学习热学时就只分析热现象。例如看到下雨,学习物态变化时学生想到的就只是“这是一种液化现象”;学习能的转化时就可能想到这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也可能想到这是“克服摩擦力作功,机械能的一部分转化为内能”;而学习运动时就想到“雨点的重力加速度”了。而大部分学生确很难把这同一物理现象中的不同物理原理同时想到。也可以说我们没有给学生这样去综合分析问题的机会。
而实质上,在以时间和空间为轴组成的坐标系上,往往同时存在不同的物理现象,甚至在同一个物理现象里也包含着不同的物理原理。综合的分析问题也正是我们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而我们现行的教材在讲解某一物理现象时,因受教材编排体系的制约而无法将这一物理想象里的所有物理原理都感知到,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新课标中明确提到,物理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这种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在物理教学中引入了“作文教学”。
二.训练方法说明 为了更加简单的说明这一方法,我在这里先举一学生的例文:
烧水
有一次,我在家中完成作业以后,我觉得有点口渴,可暖瓶里一点水也没有,天已经快黑了,爸爸妈妈下地干活还没有回家,于是我决定自己烧水。
我在水壶里添满了水,来到厨房里。我划了一根火柴,“嚓——”,火柴亮了,为什么火柴一擦就燃烧起来了呢?对了,摩擦生热,外力克服摩擦力作功,机械能转化为火柴头的内能,而磷的燃点又很低,火柴头的温度升高,达到了磷的燃点,所以火柴着了。柴禾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传递给水壶里的水,水吸收热量,内能不断增加,温度不断升高。过了一回,天黑下来了,哎,也看不清水开了没有,,开灯吧,“咔嚓”,灯亮了——对了,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上,在导线里边发生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并且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相反,而灯泡发光是由于电流通过灯丝时做功,使电能转化为内能,使灯丝温度升高,灯丝成为白炽状态而发光。——哎呀,光顾想了,水都开了,壶盖在不停的跳动,懊,这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正是利用这个原理,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发明了蒸汽机。我掀开壶盖,看到大量的气泡从水底泛上来,沸腾是在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水沸腾后,虽然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这时候我突然感到脚上一疼,原来是壶盖上的水落在了我脚上,懊,这是水蒸气又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我熄了火,提了水走出厨房。我一边喝着这热气腾腾的水一边思索着,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密切,只要我们平时做个有心人,去观察,去思考,一定会了解更多的知识。
通过例文不难看出,学生是在深入观察,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写成的。采用这种方法通常要经过这样几个步骤:命题——实践——作文——批改——总结。
1.命题。命题的实质就是选择一个典型的生活片段或自然现象进行作文。这项工作一般应由教师来完成,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或复习内容选好题目。题目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深化。命题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关键一环,教师命题时一定要仔细推敲,生活片段的选择遵循小而精的原则,且里边包含物理现象丰富。尤其是开始阶段,涉及面大了学生难以把握,且容易造成作文时挖掘深度不够的缺点。当学生对这种训练方式熟练化了,教师也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命题方法,例如把一些典型的生活片段录制成录影带,让学生进行材料作文。当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命题作文。
2.实践。在布置好题目以后,要求学生亲自实践。尤其是在开始阶段,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引导学生实践是作文训练的难点,如果引导不好,学生作文时就会仅凭回忆和想象,缺少实践的观察记录,使训练效果大打折扣。笔者以为,要引导学生搞好实践,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平时的教学和实验中实事求是、一丝不苟,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另外,要给学生取得的观点成果以及时的肯定与鼓励,使学生体会到求知的快乐,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久而久之,习惯形成了,学生就会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
3.作文。在实践的基础上,学生开始作文。作文前提醒学生作文时要以自己原始的观察记录为基础,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告诉学生不拘一格,大胆想象,给学生放开手脚。
4.批改。作文完成以后,教师进行批改,把学生分析正确的原理找出来并划分等级。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批改是一门艺术,物理教学中的作文批改更需技巧。批改时应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要重视学生作文中创造性的发现与分析,淡化文章章法、语言方面因素。二是批语以表扬激励为主,一般不进行批评。尤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如:“你观察到的这一现象是老师也不曾注意到的”、“你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既合理又深刻,让老师也为之折服”等激励性语言会激发起学生旺盛的探索热情。
5.总结。总结可采用讲评、展览等方式进行。这项工作同样要把握好激励性原则。使学生的劳动成果得到充分的认可。以提高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三.教改的理论依据 这一训练方法是一种适合物理学科特点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指出: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学好物理,必须重视观察和实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物理现象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而生活是一种包罗万象的综合的生活,里面同时存在着各种物理现象。我们的日常教学把这些现象进行了归类、分析,而我们再用作文训练的方式把这些经过分析的现象加以综合,遵循了综合——分析——综合的思维规律。更好的做到了使物理知识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
四.适用范围 这种作文训练可以是在某章或是某个知识体系完成之后,帮助学生把刚学的内容和以前的知识体系相连接,把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相联系;也可以用在初中物理总复习中。
姓名: 赵景忠 性别: 男 籍贯(省市): 山东省滨州 民族 汉
生日(年月): 1975年9月
职称:中教二级 研究方向:物理教学
单位: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实验中学
手机: 18464269607
邮箱 :zhaojingzhong@126.com
快递地址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实验中学
邮编 25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