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滨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 256600
摘要:在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环节中,教师们结合平面图形展开数学概念的讲解,提高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引导学生们从数字向图形方向展开思考,逐步实现数形之间的联系,以及以经典数学习题为例,让学生们熟练掌握数形结合理念的解题方法,促进学生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技术人才,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数形结合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低学段教学中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画图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低年段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课堂中教师要利用图形帮助学生感知问题建立清晰的思维网络,使学生可以在新的情境中展开深入的思考和尝试,同时在解题过程中将新思想新知识,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批判性的对问题进行反思总结和归纳,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来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在有意义的思考学习中,主动组织和建构知识体系,从而有效实现对数学知识技能的理解、迁移和应用。
1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意义
画图策略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思想,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的思想指引。画图教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除了可以突破传统数学教学的枯燥性和抽象性之外,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为学生日后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从灌输式的课堂中脱离出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1]。
2小学数学低学段教学中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2.1以图构建生活情境,引领身心情感投入
深度学习是由学习者内部激发,目的是帮助学生克服浅层知识,启发学生可以在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整合新旧知识,将数学知识技能应用于问题实践中。由于低年段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可借助直观生动的图形,向学生描述抽象的数学关系,降低解题的难度和问题的复杂,促使学生可以在贴近现实生活的情境中,转变思维意图,能结合自身已有的经验不断深化思考,并在加工内化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新的知识解决问题[2]。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能结合自身已有的基础,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特点,教师:“今天我们要到美丽的图形王国去看一看,里边住着不同形状的图形宝宝,下面让我们来一起认识它们,看一看它们都和生活中哪些物体长得一样?”教师在课堂中先后出示四条边、四边形、五条边、五边形等不同的图形,建立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表象,激发学生的观察探索兴趣,教师:“我们数一数正方形、长方形的边,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些图形的相同特点。生:“由四条直直的边围成”教师:“所以,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四边形,除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之外,还有各种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四边形呢?下面让我们把他找出来吧。”
2.2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画图习惯
小学数学的难度不大,学生们在学习起来也并不困难,但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并不能因此落下。画图解决问题是学生解决问题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之一,为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生活当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画图习惯,让学生遇到问题就会想到画图解决这一方面。引导学生建立画图习惯,一方面我们教师在上课时自身要多多采取画图解题这一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也是如此解题;其次,时常监督学生采用画图这一方法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在长期学习中养成画图习惯。
比如,学生数学考试的最后一道应用题一般都很难,有些学生遇到最后一题总是写不出来,在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使用画图这一方法去解决问题。学生遇到应用题首先画图,然后结合图文一步步分析问题,这样思路会非常清晰,从而也就能够轻易解出问题。在日常的练习及教学当中,教师要引导并监督学生多使用画图法解决问题,使学生在长期学习中养成画图习惯,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2.3提升学生利用画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些年来,画图教学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推广,因为画图教学这一学习模式,不仅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解题能力,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画图解决问题时,思维会较为清晰,明白这个题的截图关键所在,然后再一步步寻找出正确的答案,这样能够很好地锻炼出一个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也很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针对例题进行讲解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数形结合来辅助讲解。学习“植树问题”时,先与学生们一起玩手指游戏。即出示两个手指,让学生观察,有几个手指几个间隔?“三个手指几个间隔。”……从而得出手指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是:手指数=间隔数+1。继而出示例题:“同学们要在长4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8米种一棵,两端也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式解答,并设法验证。汇报时,有些学生是通过画示意图,进行“实地”植树来验证;更多的学生是通过画线段图来说明。像这样,把问题情境形象化,学生看到问题合理联想到图形,看到图形能联想到算式,有效地理解了植树问题的计算原理[5]。
2.4利用画图法指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如果将一个数学问题,通过画图的方式转化为相应的图像,学生基本上就把握了问题。在解题教学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转化问题,以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还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图形去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以此降低学生解题难度,提升学生解题正确率。例如,在学习《6-10以内的加减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引导学生以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将抽象的数字进行转换,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和图形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计算效率。计算6+5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小猴偷桃子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可以通过猴子手中桃子的数量来加强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水平[4]。
2.5利用画图法指导学生梳理解题思路
很多小学生在审完题后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是阻碍学生顺利解题的障碍之一。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障碍,提升学生解题能力,数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画图法梳理解题思路。这里所指的图形主要是思维导图,涉及到逆向思维法的运用。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学习长方体、立方体的时候,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空间意识。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更好地将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像相结合,促进学生空间意识和空间思维的双重提升[6]。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画图教学的应用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新课堂、引导学生、建立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数学这门学科,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良好地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董恩振.浅议“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89+93.
[2]李文中.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62.
[3]卢根锁.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甘肃教育,2019(16):82.
[4]仲继磊.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167.
[5]林丽萍.“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02):206-207
[6]余莹.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