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运用多元化策略打造小学语文快乐课堂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2月   作者:张明
[导读]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乐学”的传统。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不如乐之者。”他把“乐学”视为最高境界。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快乐教育更是至关重要。根据新课标,注重从孩子已有的生活实际经验入手,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审美性和感染性。因此,必须寓愉快教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导学的积极功能。

张明    湖北省利川市沙溪乡石门小学  445425
【摘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乐学”的传统。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不如乐之者。”他把“乐学”视为最高境界。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快乐教育更是至关重要。根据新课标,注重从孩子已有的生活实际经验入手,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审美性和感染性。因此,必须寓愉快教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导学的积极功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快乐课堂;构建策略;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ISSN1672-1128 (2021)02-019-02

        语文的学习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必要的,语文能力的提高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快乐语文课堂的提高可以改变原有枯燥的教学课堂。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普遍缺乏趣味性,学生成为了被动的学习者,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特点,从而构建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打造快乐学习课堂,更加符合小学生活泼爱动的天性,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教师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建立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体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既能够动手也能够动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人内容提升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通过趣味性的课堂导入,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热情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序幕,是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前奏,一个具有艺术性的开场白,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导语也是一堂课的切入点,精心设计的课堂导语往往能先声夺人,激发求知欲,起到搭石铺路的桥梁作用。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独具匠心地设计课堂导入,使学生情绪高涨起来、思维活跃起来、求知欲望迫切起来。小学生还是一个喜欢听故事的年龄,语文老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点,在导入课文时,讲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论语十则》的时候,我开篇就给学生讲述了宋代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接下来顺势提问“为什么赵普敢夸下海口,说只要用半部论语就能够帮助宋太宗治理好天下呢?《论语》真有这么大的力量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讲完之后我发现,虽然这一课是文言文,但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非常高。
        再如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我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春”的古诗词,要求学生说出相关诗句后还得指明写的是春天的哪个方面,学生一个个都积极思考,踊跃回答:“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花);“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草)……诗词的联想积累,唤起了学生的情感,在气氛正浓的时候,我因势利导,“春天是如此的绚丽多姿,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泼墨挥毫,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看在他的笔下,春风、春花、春雨、春草是怎样的呢?”这种导入因为有学生的加入,收效更好,既巩固了以前的旧知识,又初步感知了新课文,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语文探究的乐趣
        情境教学是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生活的真实情况或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氛围,辅之以生动的文字语言描述,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使教学变为具有吸引力的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像,开发智力具有重要作用。
        以《桂林山水》为例,小学生绝大多数未去过桂林,不曾荡舟漓江,没有体会过有江水的静、清、绿。为此,教师在抓住漓江水特点的基础上,使学生做一次荡舟演江的遐想,引学生进入情境。学生置身创设的情景之中,仿佛听到了、看到了、感受到了浦江水的真静、真清、真绿。这样,学生对漓江水的特点,不再局限于字面的理解,而是有了真切的感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一层。


同样,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小学生对描写桂林山的词语感到陌生,会提出“危峰兀立”是什么意思”,“拔地而起”这个词我不懂之类的问题。对此教师可把情境教学主要用在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上。如用娴熟的简笔画勾画挺立的孤峰,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勾画老人山、骆驼山、象鼻山,并启发学生想像,使学生眼前浮现形态万千、若静若动的山峰,以帮助学生理解桂林山的它的“奇”和“美”。借助图画、动作帮助理解词语,能在词语和客观实物之间架起桥梁,体现了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结合,无论对学生理解词语,还是提高认识,都大有裨益。巧妙的课堂情境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自信心。
        三、结合音乐与游戏开展快乐教学,打造快乐课堂
        1.运用音乐歌曲倒灶语文快乐课堂
        音乐旋律优美,在教学中加入音乐教学能够更加引人入胜,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加强小学生的学习印象。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就可以利用添加背景音乐进行古诗词朗读,既能够为学生展现出古诗词古香古色的韵味,也能够通过音乐的添加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提升教学质量。例如《春晓》就有歌曲版本,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播放,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加深对于古诗词的印象和理解。在学习《桂林山水》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当地风景视频,背景音乐是《春江花月夜》,通过音乐的优美旋律来欣赏山水的魅力,感受山水给人带来的独特感受,加深对于课文的认知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应用音乐元素,能够把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感觉到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十分新奇,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运用游戏教学打造语文快乐课堂
        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天生爱玩爱闹,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一边玩游戏一般上课,学生的各个器官都能够充分调动起来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平台和空间,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换词不换意”的小游戏,让学生把句子中的词语换掉,但是意思不变。这样能够把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激发出来,不断提升学生的词汇积累。在复习课堂上可以组织“词语接龙”的游戏,帮助学生充分复习之前学习过的成语,除了成语接龙之外,还可以是故事接龙和古诗词接龙。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能够为学生打造出轻松愉快的语文学习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四、在激励赞赏中让学生品尝语文学习的快乐
        心理学家伯利纳通过实践证明: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没有劲头,学习成绩有下降趋势。所以,教师不能吝啬自己的微笑与掌声,要随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激励。教师的激励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如对后进生不能回答问题时应耐心鼓励说“别急,再试一次”、“相信你下次做得更好”,使不同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身的价值;对具有消极情绪、思想顾虑、精神负担和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耐心地指导和帮助。
        赞赏是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经常受到赞赏的学生,其学习心理是愉快的、积极的,可以推动学生去克服困难、走向成功。同时,赞赏还会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指出努力的方向。所以,教师应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及时的赞赏,让学生从教师的赞赏中体验成功,从而增强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快乐感,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教师要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进步。同时赞赏学生不能只凭自己的预先设计进行,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综上所述,课堂是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也是教师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出快乐的学习气氛,提升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其中更加主动的讨论和探究语文知识,保持对于语文的学习热情。快乐课堂构建策略属于实用性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理念的创新表现,有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柏军海. 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快乐课堂的构建[N]. 科学导报,2019-05-17(B02).
[2]闫会明.快乐课堂,活力无限[J].学周刊,2015(22):158.
[3]丁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快乐课堂[J].学周刊,2015(17):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