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蒋平安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2月   作者:蒋平安
[导读] 随着社会发展的趋势,文化教育的方法和核心观念也在不断升级,社会发展也要求越来越全面的课堂教学。在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必须获得学科素养,专业知识的水平,并且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观念,道德情感水平产生影响。教育的发展趋势也对文化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发展趋势必须充分融入社会发展,必须塑造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综合人才。在人才培养环节中,小学是相对基本的阶段,也是相对重要的环节。

蒋平安    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龙口镇和里中学  湖北  荆州  433222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趋势,文化教育的方法和核心观念也在不断升级,社会发展也要求越来越全面的课堂教学。在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必须获得学科素养,专业知识的水平,并且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观念,道德情感水平产生影响。教育的发展趋势也对文化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发展趋势必须充分融入社会发展,必须塑造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综合人才。在人才培养环节中,小学是相对基本的阶段,也是相对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ISSN1672-1128 (2021)02-004-01

        引言
        小学是孩子学习生涯的早期阶段。在此阶段中,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仍然不熟悉。学生尚未达到足够的综合课程内容水平,因此非常适合将情感教育纳入课程内容的课堂教学中。如今,本文考虑了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并通过分析语文课堂教学的主题活动,提出了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的情感工作。
        1.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1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身心发展趋势还不完善,没有健全的人格,必须从情感教育中合理运用。众所周知,在传统的小学生语文教育中,仅重视语言和文化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塑造小学生的情感工作能力,无法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具体指导下,面向小学生的语文课程表现出更深的人文本质。根据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性格,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趋势,以合理塑造学生的独立精神。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
        1.2有利于显著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对当前小学语文课本的分析,可以看出,所选择的课本都是语言模型,文字质量和美观的极佳素材。在进行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不仅可以教授汉语基础知识,还可以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根据情感的传递,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训练,可以合理地激发他们在学习和训练中的主动性和意识,有利于大大提高小学汉语教学水平。这有利于小学情感教育的发展。
        1.3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情感教育可以扩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提高思维质量,还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心理状态非常敏感,而且心理状态很容易被满足。这可以是一个鼓励的话,也可以毫无疑问地打肩。这将为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创造一种成就感。


在适当的情况下,鼓励和表扬学生,可以增加学生探索附近事物的兴趣,掌握和发现各种可以激发他们兴趣和爱好的事物,并鼓励学生对日常生活和专业知识产生好奇心。此外,它还锻炼并提高了其思维逻辑和认知水平。
        2.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2.1引导学生把握语文文章感情脉络,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利用情感教育的使用价值,除了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外,教师还必须从中文教科书中考虑,探索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并正确引导学生掌握中文文章的情感多样性,进而引起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例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下册的中文教科书《小英雄雨来》中,老师应首先详细解释该文本在反抗期间的时代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其次,选择两名学生进行接力赛式文本阅读。阅读全文后,向学生提问:“文章的内容对几件事的详细介绍突出了雨来的英勇和聪明。”最后,选择了一个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从两件事上可以看出,第一是保护李叔叔,第二是与日本鬼子作斗争。”从这两件事中,突出显示了小英雄雨来的杰出爱国精神实质。不难看出,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情感脉络,体验文章的主题,然后鼓励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中的深刻爱国精神,并加强对中文文章的理解。
        2.2品析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味情感
        俗话说“披文以入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分析文章内容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子,以找到文章中包含的情感元素,并深刻感受到创作者想要表达的观念和情感。根据情感分析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针对小学的语文教科书中,由于大多数课文相对较短,因此小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体验创作者表达的观念和感受。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掌握课文内容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使学生学会思考,分析,深入理解句子,真正走进课文,最终与老师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当我们在四年级的语文教学下册中进行“桂林山水”的课堂教学时,我们能够在学习体验优美句子的表达的效果--运用排比句式,并在阅读中感受到桂林的山水之美,增强了中华民族著名山水的情感共鸣。
        3.结语
        总而言之,进行情感教育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显着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减轻小学汉语学习的压力。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情感教育起着关键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适当的价值观。当今,教育发展对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情感教育的发展势在必行。在情感教育的全过程中,教师应立即发现趋势问题,设法解决问题,完善相关的教学策略,分析小学生的特点。持续教育创新发展趋势的方法和思路,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成英.浅议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实施策略[J].青海教育,2020(11):30.
[2]魏春鹂.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及实施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8):92-93.
[3]崔慧.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0(0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