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远英
广东梅县区丽群小学 514731
摘要: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有效阅读,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文化的发展日新月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比传授给学生具体的知识更有意义,这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现实的课堂教学,更多的还是一种“授鱼”式教学。实行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拓展性教学,把阅读拓展性教学与语文常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能够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有效地实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的阅读积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拓展阅读;提升;学生素养;思考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环节。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低下且阅读的自主性较为匮乏,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对此,语文教师应当秉持生本理念,将学生的实际以及发展需求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正视阅读教学的既有问题,并不断延伸和探索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在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同时,促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均得到提高。
1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拓展阅读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意义
语文阅读拓展性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改的深入发展,高效课堂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在高效课堂的大背景下,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拓展性课堂教学的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高质高效是语文阅读教学追求的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高效课堂的大背景下,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拓展性课堂教学的模式,实现阅读教学高质、高效的目标,对促进语文阅读教学有重要作用。第二,对学生能力发展的影响。高效语文课内拓展性教学旨在确保课堂高效的前提下,实现拓展性教学研究。“1234”模式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坚持课本与生活的有效衔接,课堂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的衔接,坚持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教导的衔接,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相比,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法的总结及应用,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2.1教材研究浅层化
小学语文阅读课就是由教师教授课本中一篇篇文本组成的,教师通过对一篇篇文本进行分析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因此,教师上好阅读课的关键与前提就是要对教材进行深度分析,挖掘文本背后的思想深度,思考如何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文本发现文本的内涵,而不是只分析文本使用了哪些写作技巧以及直接告诉学生文本的内涵。教师研读文本的水平决定着阅读教学的质量。而目前的小学教师研读文本都有普遍的模式,大部分的教师都没有主动研究文本的意识,没有将研究文本放在首要位置,都是根据教参上的内容来直接教授,没有对文本进行一个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2.2阅读方法掌握不够
拓展阅读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来自于学生在课堂内阅读过程中所学到的方法与技巧。因而,学生在课内对于阅读技巧与方法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拓展阅读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的阅读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学生“渔”的能力的培养而非“鱼”的积累与获取。但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在教师长期的固有观念的影响下、在升学压力的控制下,教师并没有重视学生的能力的锻炼,而是将其当成了阅读教学内容的“容器”,强调知识的接收多过于能力的锻炼。
因此,拓展阅读教学效果不佳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对于课堂内所学习的阅读方法掌握不够。
2.3课内拓展性阅读教学低效化。
拓展教学的效率低下,是相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而言的。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实际的教学效果与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比值。”课堂同步拓展教学是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作为课本教学的有益补充,拓展性教学的目标应该是明确的,或拓展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或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明确目标的指导下,课堂同步拓展教学也应该是高效的,推动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通过对课堂同步拓展教学的成效性进行调查,笔者发现,近三成的学生认为现行课堂同步拓展教学的效果一般或无效。
3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拓展阅读提升学生素养的方法措施
3.1提升拓展阅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要想阅读教学有深度和广度,教师就必须深入研读教材中的文本,并且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拓展文本的广度,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本这一个内容。教师可以依据自身对教材文本的理解选择与其紧密相连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其他内容,比如说教师可以选择所教作者的其他文本,或对教材文本的专家级评论,或同一题材的文本等,这些文本将会对学生的阅读起辅助作用,使学生的视角不局限于文本,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视角。通过对文本深度的细致补充和扩大,学生们可以获得更广泛的阅读视野,在课堂上增加学生的充实感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对阅读课的兴趣,扩大教学内容的深度。。
3.2践行阅读“三步曲”,促进学生方法掌握
阅读方法的掌握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拓展阅读的教学质量。而学生的阅读方法与阅读技巧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重视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练,将传统的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的阅读教学转为更加注重技巧与方法学习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在获得“鱼”的同时更要学会“渔”。而其中“泛读”、“通读”、“精读”的三步曲是学生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因此,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层层渐进地理解文章的具体内涵,让再难的阅读材料也不再是学生的“阻碍”,而成为学生的“助力”。而学生通过通篇浏览、逐句默读、逐字领悟然后领悟文章的深刻内蕴。
3.3培养读书习惯。
课外阅读将伴随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瞬间。如何把学生引领进书的海洋中,从中汲取书的精髓,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至关重要。我们要保证保证学生每天都有必要的阅读时间。如:早晨学生到校后,利用晨读阅读30分钟时间,每周安排学生进阅览室进行一节课阅读。阅读的同时还要写好读书笔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根据年级的差异,让低年级学生学会写摘抄式笔记,遇到优美的字、词、句、段、篇或名人名言、俗话谚语,把它摘抄下来;中年级在读过书之后写下读后感;高年级则更进一步,写好读后感的基础上,写出点评和总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整本书阅读教学还不是非常成熟,很多老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还处于探索、探究阶段,理论与实际往往大相径庭,老师要考虑到实际因素,比如学生的年龄、性格、心理等等,只有这样,整本书阅读教学才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不论是阅读能力,还是阅读习惯,学生都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培养,有利于促进小学语文的发展,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秋环.关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意义及策略探究[J].才智,2020(12):115.
[2]王顺伟.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探析[J].才智,2020(10):192.
[3]王家坤. 小学语文教学的拓展性阅读实践分析[C]. 2019:128-130.
[4]阮婷. 多举措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N]. 运城日报,2019-11-29(005).
[5]杨帆.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效果提升途径探讨[J].黑河学刊,2019(06):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