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习作批改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0月30期   作者:曾雄英
[导读] 在新课改的不断推动下,对小学语文习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曾雄英
        广东省兴宁市黄陂中心小学        514500

        摘要:在新课改的不断推动下,对小学语文习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习作不仅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还是培养学生语文积累水平的关键所在。若要想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习作质量,那么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批改过程成为了关键因素,教师加强习作批改过程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习作作为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年级学生来说,提升习作能力能提高语文成绩及语文综合素养。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进行分析,随后对语文教学中习作批改提出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习作批改
引言
        新时代教学改革的重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小学阶段,尤其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加强习作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根据现阶段小学生语文教学发展情况来看,习作是教师开展教学和学生实践中的最大障碍,教师在教学中时常感到无从下手,学生在习作时经常会出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状态。教师要改善以往对于习作教学的认知,进一步加强批改质量,随后通过有效的指导,提升学生习作水平,有利于小学生语文水平的全面发展,也能有效地提升综合能力。
1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意义
        目前,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完成习作任务或练习时,往往会表现出艰难、逃避的状态。虽然已经进入到小学高年级阶段,由于刚刚接触习作,对习作的方法和入手点掌握不到位,加上年纪较小,理解能力较差的原因,很难把自己的真实想法用恰当的方式在习作表达出来。为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习作教学,利用专业方法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批改方式对学生产生有效启发,使心智并没有发育成熟的小学生深刻意识到习作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真情实感,具有着独特的知识魅力,从而促进情感的迸发。只有学生自身投入到习作当中,产生了真情实感,便是成功完成习作任务的第一步。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开展习作批改工作时,加入了学生日常学习现象的观察,并融合自己的见解,将学生的日常表现和习作内容相互融入,随后用通俗易懂,具有逻辑性的表达方式对习作进行评价。

学生的习作内容可能是生活中的现象,亦或是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和个人观点,教师可以在这些习作内容中,了解学生近日的生活情况和学生对表达能力的掌握,在随后的语文课堂中,以便于展开更深入的教学
2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批改策略
2.1学生之间互相批改
        除了教师担当习作批改者,学生之间也可以做为互相的“批改老师”,以小组或者团队的方式进行学生之间互评,不仅能够激起学生对习作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参与意识,在批改别人的习作时学习别人的长处,反思自己的不足,从而对自我习作能力起到进一步的认知。教师可以根据性格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让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在互相批改习作时,带动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实现班级中和谐共进的良好班风。每个小组可以分为4-6人,教师要在小组中充分安排,每小组中至少要有一位习作水平较强的同学,要有1-2位习作水平中游的学生,然后加入习作能力薄弱的学生,这种不同水平结合的方式能使组内每一名成员都发挥批改作用,令每一名同学有所收获。如果小组内学生水平相当,那么每个学生都会各抒己见,无法做到组内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作用。互相批改习作的模式,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平等、向上的状态,大家在互相评阅、学习的同时,还能充分借鉴,实现自身观念和能力的完善。
2.2以发现学生优点为主
        作为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批阅习作时,评语会给学生的积极性带来直接影响,教师要将褒奖评语渗透在评语中最明显的地方,学生看到后能有效地增强自信心,激发他们的习作积极性。采取褒奖式评语进行评价并不是完全夸奖,也不是代表教师不能给学生指出错误或是提出建议,只是在提出建议的基础上,要先发现学生的进步和习作中的优秀内容,所以要事先对学生的优秀方面进行肯定。不论是哪一个学生,习作完成后,交给教师批阅时,心理都是满怀期待的,无论学生的学习水平如何,但是每个学生都是渴望得到认可和表扬的,倘若教师一味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看不到学生的进步和努力,那么会严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也会导致他们对习作的兴趣渐渐下降。因此,教师在履行教育工作者职责的时候,不仅要抓学习,还要以恰当的方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让学生正确的看待自身闪光点和自身不足,因为鼓励教学往往比批评更有价值。
2.3注意学生之间个体差异
        在个人学习能力的影响下,学生所表现的习作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习作批改时,要注意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要把所有的学生都定位在一个目标上,留给学生提升自己的机会和进步的空间,如果急于求成,会磨灭一些学生对习作的热情。对于基础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师要以拓展的批阅方式入手,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个体性差异在教学中是一定存在的,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能通过习作批改,提升小学生的习作水平以及语文综合水平,在习作批改中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语文教师要充分研究批改手段,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身心也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韬琼.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习作批改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9,(29).
[2] 蔡玲玲.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习作批改的思考探讨[J].考试周刊.2018,(91)
[3]吴妹.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习作批改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8,(31)
[4]泮洪波.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习作批改相关问题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