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显福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魁星路中学265400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的德育教育知识会出现在学生们所学习的教材当中,这就为教师开展德育教育知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教师要时刻给学生们贯彻德育知识,目的就是为了将德育深入渗透到学生们的语文学习中去,从而给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促进学生们的健康全面发展。下面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德育教育 方法策略
对于初中语文而言,它是一门比较综合的学习科目,并且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科目之一。学校可以通过语文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养,更加有效的助力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培养学生们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他们的思想,促进他们向着全面发展。
一、培养学生们正确的学习态度
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为了响应新改革的强烈号召,更好的承担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丰富初中生的德育思想,将实际与语文学习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落实到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中来。要想更好的实施这一观念,首先要将师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拉进,缩小距离,真正的走到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中去。让学生们对教师更多的认可。对于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产生的一系列的消极情绪,教师要多加重视,为学生们排疑解难,疏导情绪,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们的难题。要对症下药,究其根本,正确的引导,为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促进学生对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正确学习。比如,对于初中语文学习而言,必要的背诵过程是不可避免的。出于种种原因,教学进度以及一些其他因素,就会让背诵有一定的期限。学生们本身的潜质就是不同的,有些同学背的快,然而有些同学背诵的慢,因此,这一部分同学就会产生压力,越是这样,越不容易记住背诵的内容,如此一来,就会让他们产生厌倦以及放弃的心理。这时,教师就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开导,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并且纠正他们那些不恰当的背诵方法,从而帮助他们客服困难,走出困境。
二、将德育教育具体到实际中来
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育人是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有利于学生高尚品德和文化习惯的养成,基于这一知识,学校德育管理要坚持抓好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学校、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受到教育和锻炼,从而养成尊老爱幼、关心互助、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等良好品格,这些实践活动虽是让学生去体验情感,却也是给语文教学课堂创造良好教学环境。教学中,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假期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生活,如参加长途拉练、参加劳动、在贫困地区度过假期等,使学生亲自体验生活的艰辛,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此种作画无论国内外都普遍受到重视和欢迎,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日本。组织各种有益有趣的语文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多年被德育的实践所证明的有效方法,引导学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在服务与社会的同时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学校德育重在建设,从怎样做人育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平出发,分阶段、分层次制定出理论教育的长远目标和具体步骤方法,但理论教育方法并不是空洞的、单纯的、灌输的,应该是与讨论法、辩论法、案例法等形式的结合,应该是生动活泼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让学生在愉快的理论教育中得到道德的升华。在具体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期间,实践活动是学生与社会接触的主要路径,可以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进行不断丰富,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以及思想的熏陶很有好处。在对实践活动进行组织的过程中,教师所选择的内容应该与实际生活进行融合,凸显层次性以及针对性。
三、加强对学生们理想信念以及传统文化知识的培养
在初中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理想教育。通常情况下,初中生的身心在发展阶段,非常容易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并且在遇到挫折的时候,经常会产生动摇以及放弃的心理。所以,为了可以更好的对学生综合素养以及能力进行提高,教师在今后语文教学活动开展期间,应该加大对学生理想教育的渗透,保证学生活可以坚定理想信念。在德育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涵盖的思维模式以及行为准则等,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新时期下,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其对初中学生的思维观念也进行了很大改变,心理状态的变化也越来越大。所以,教师在对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进行开展的过程中,应该着力挖掘教材中所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目,对德育精神进行有效传达。
四、教师加强对学生们的引导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制定科学有效的德育目标是必不可少的过程。要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去激励学生们参与的热情。教师要将德育与语文的教学内容巧妙的结合,让德育潜移默化的渗入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去。这样不仅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们对于一些学习素材的积累,还可以让他们的视野得到开拓,让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有利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刻刻的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观察,要及时的发现他们存在的一些错误理念以及思路,并对其进行纠正指导,让他们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让素质教育的目标更进一步实现。教师还需要将课本知识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些文化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水平。让他们自身的价值观以及精神文化素养得到有效的丰富。最后一点就是,教师们也应该丰富自身的价值观,让自身的道德素质不断的提高,努力做好自己在学生们面前的好榜样。教师要以身作则,将德育渗透工作做到全面协调。语文教学不可忽视对学生们的情感教育。教师通过对教学情景的创造以及建设,逐步的将德育渗透到情感教育当中。
综合而言,在具体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进行以及开展阶段,要想保证德育内容渗透的更加科学以及合理,那么就应该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有效利用,依照教学内容,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保证学生可以让通过不断的学习,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能够对端正品行,可以在成长过程中,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以便在对学生素养以及水平提升的同时,还可以为其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永念.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1,(07).
[2]杨春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3):143.
[3]卢耀东.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0):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