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0月30期   作者:王绍琳
[导读] 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初中语文教学不仅仅只是一些基础知识以及技能的传授

        王绍琳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夏甸镇新村初级中学265400
        摘要: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初中语文教学不仅仅只是一些基础知识以及技能的传授,它还包含了素养的教育。充分发展学生们的核心素养,是对当前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支撑着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将素质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来,可以让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让教学的水平有所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策略探究
        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一些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好的落实全面培养,就需要教师贯彻落实到知识、个人以及社会三个层次,这样是对知识教学效果的一种保障,也是提升学生们的一种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们存在的性格差异,要结合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开展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教学、开放氛围以及结合生活实际,让语文核心素养渗透到课堂中,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它的存在。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以及思维能力
        语言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小学系统的学习,到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常用的汉字及拼音。因为处在汉语的语境之重,听、说的问题不大,主要重难点集中在读、写上。写包含着两层意思,它既代表着书写汉字,又代表着写作文章。对于部分学生们而言,汉字书写往往是令他们最害怕的一大难题。这种难并不是提现在它本身的内容之上,而是这一过程是十分痛苦和煎熬的。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过程,将自己发现的一些规律传授给学生们,让学生们的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言是人类生而就有的能力,在人类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人与人交流的主要方式,同时语言还是民族独特的文化产物。初中学生完善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构建,不仅能够提高语文学习效率,还能加强自身语言的逻辑性,使自身的思维更加敏捷,对今后的人生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无法利用有效的方式完善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导致学生的语言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展。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分组进行自主交流,在相互对话中完善语言建构能力,推动语文学习进程。
        语言的过程便是思维的过程,逻辑的过程。很多中学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觉得思维逻辑培养是数学教学中的任务和语文关系不大。这是极其有问题的,是不可取的。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内在的思维逻辑支撑则完全是呓语,学生的说话、写作如果没有内在的思维逻辑支撑,要么无从展开无从下手,要么翻来覆去混乱不堪,听着不明其意,看着云里雾里,这在学生的作文中往往有体现。所以作为一线的初中语文老师,一定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维逻辑培养。这方面的培养难度其实不大,最主要的是是否重视的问题。
二、利用多媒体,开展启发性教学
        运用新媒体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启发,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这种教学效果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结合课外的优秀作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互动,首先要做到真正地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如果说一节课下来,学生都鸦雀无声那么这堂课学生就是被动的,但是只有学生有兴趣学并且主动去学,才会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在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率的学习。

在课内、课外进行启发和引导,课外学习倡导兴趣和研究,课内教学则注重基本的语文能力。老师要结合班上学生的特点进行高效的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坚持文学理论和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原则,根据学校的教学理念再结合学科特点,发挥自己讲课的优点,适当地科学地安排教学任务。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教学模式,也要在这一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因为时代是不断发展的,而文学也是处于发展的阶段。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思维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着他学习效果的好坏。一种良好的学习思维可以让学生们进行更加全面的发展。对于当前这个社会而言,它要求着人才要有创新的思维能力,这是对他们的一种基本要求。在初中语文课堂之上,教师应该对学生们的思维进行适当的激发,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这不仅仅是对当前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的落实,也是发展学生们语文核心素养的切实方法。所以说,教师要明确自身的目的,有计划的将学生们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提高。
四、立足实际,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单调的语文知识讲解过于枯燥、无聊,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心理,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从教者不仅仅对学生进行课堂知识,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积极组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实践经历与核心知识的联系。学生的认知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加而增加,每个学生的经验积累都是宝贵的财富。所以,教师在进行核心知识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积累的经验进行核心知识教学,增强知识的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五、加强文化知识教育
        对于学生文化修养的培养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终的目的,但是现阶段以升学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往往将它忽略。初中语文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培养学生的审美情绪,更要培养学生崇高的文化修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像学生传达教材中的精神内涵。语文科目中蕴含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在现代教育中,语文课本所涵盖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它包括了语文的历史文化,人文知识等等。语文科目对于文化的传承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老师要选择好讲课的题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知识。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中,语文教材的课本内容是贴合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的。将语文学科教学与现实实践生活结合在一起也是综合性学习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
        总而言之,在当前这个教育背景之下,初中语文教师要将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确保素质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贯彻落实,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以及他们的综合能力,把提高教学效率以及落实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放在第一位,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所以说,语文教师们要真正的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并将其巧妙的融入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去,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袁登兰.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J].课外语文,2017.
        [2]丁涛.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研究[J].亚太教育,2019(03):39.
        [3]任立兵.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02):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