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学习更加整合——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探索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0月30期   作者:黄艳华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学习板块,即“语文园地”。

        黄艳华
        四川省遂宁射洪市第二小学校 四川省 遂宁射洪 6292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学习板块,即“语文园地”。这个学习板块中分为几个不同的方向,但都是以学生日常的积累为主,包括古诗、成语、俗语、歇后语、名人名言、对联等等。语文园地中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教学目标也非常明确。通过合理利用语文园地来开展语文课堂,能教会学生认识世界、体验生活,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为此,笔者分析了语文学习的整合——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的教学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合;语文园地;教学
        传统的语文课,一堂课教一篇课文,以单篇课文的形式累积语言知识,语文园地与单元其他内容形成一个学习训练的整体,打破了传统语文课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巩固本单元中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又进一步推进学生的拓展性学习。
        语文园地教学内容相当丰富。主要栏目设有“我的发现”、“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语段运用”、“日积月累”等等。语文园地内容主要包括多种形式复习巩固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各种语言形式的积累;向生活延伸与拓展不仅涉及语言文字文学领域、中华文化领域,还涉及跨学科学习内容。很多一线普通教师很难以驾驭语文园地这个模块,教学中常出现语文园地与单元课文教学之间缺少联系,语文园地各个栏目教学各自为政的现象,也有不少教师对语文园地模块教学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经常就题解题,简单草率地处理,对课外拓展内容置之不理,语文园地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体现。笔者对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的教学有以下几点建议。
         1.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主要栏目
     低年级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主要栏目有“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查字典”“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等栏目;中年级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主要栏目有“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识字加油站”“书写提示”“日积月累”等。
        2.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的教学策略
        (1)牢执抓手
        语文园地模块教学内容相当丰富。教师在教学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势必让教学容量非常庞大,让学生不堪重负。因而在教学中需要认真梳理,找准教学的“抓手”,以“抓手”为中心整体安排教学活动,让教学更有实效。
        “识字加油站”以多识字为抓手,突出多姿多彩识字教学。比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里的识字加油站中,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七个生字的认读任务,教师可以这样展开教学:第一,教师在带领学生读、小老师带读以及指名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进行对生字词语的练读,然后去掉拼音进行测试。第二、同桌检测。教师制定相关要求:所有词语一次性认读正确后,在对方书本画一颗五角星,不会的字,让小老师教会他以后画勾。
        “我的发现”要以愿思愿析愿归纳为抓手。例如在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的“识字加油站”中的“我的发现”板块,规定学生学习四个日字旁的字以及四个女字旁的字,并且观察其联系,从而体会汉字的形成规律。在实际运用中,学完生字后,以女字旁的字为切入点,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境,使学生可以进行拓展。比如要求学生完成下面的填空,填写女字旁的字:我的家庭成员有六个人,他们分别为爷爷和( ),爸爸与( ),小红和我,我的年龄比小红年龄小,小红年龄比我的年龄大,大家猜猜小红和我谁是( )谁是( )?通过类似的练习,扩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对词汇的积累。
        “字词句运用”、“词句段运用”要以能言能写能运用为抓手。虽然“字词句运用”、“词句段运用”可以用直接的试卷检测,但是在课堂上,若总是在“考试”,难免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如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一步步地闯关,拿到荣誉。这样的测试跳出试卷的圈套,具有学习的生活化意义。
        “查字典”要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意识为抓手。例如如二年级上册在“语文园地二”中的“查字典”栏目,介绍了“狐”字的识字步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具体而微地演示“狐”字识字步骤,对查字典中两个难点进行强化训练,还要编排“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的练习,让学生趁热打铁即学即用,将所学方法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自主识字意识。
        “写话”要以爱想爱写爱表达我抓手。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四》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体会“的、地、得”与词语搭配的特点,积累关于读书、治学的四字成语,感受成语和语言汉字的魅力,促使学生受到思想和文化的滋补,升华学生的情感。首先,语文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问题,比如光彩夺目的_,和颜悦色地_,时间过得,让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的、地、得,形成良好的语感。其次,语文教师进一步为学生延伸成语知识,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活动中,能够感悟成语丰富的思想内涵,促使学生受到熏陶,逐渐发现成语的规律,从而增强学生应用成语说话和写话的能力。
        “展示台”、“交流平台”要以懂学懂结懂交流为抓手。

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中,描写春、夏、秋、冬的景色,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呈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图片,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去体验不同季节带来的不同感受。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别说出描写四季的诗句、词语等,并尝试运用这些诗句词语,进一步描述四季的景色,逐渐强化学生的遣词造句和运用能力,促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日积月累”要以知读知背知文化为抓手。“日积月累”栏最适合与选文教学相结合。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的“日积月累”与《要下雨了》这一课相结合,因为《要下雨了》这一课讲的就是动物们在大雨将至前的表现,恰巧可以与“日积月累”中的气象谚语联系起来,这样教学一方面拓展了选文内容,学生的学习得到延展与深化,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气象谚语的生涩教学,教学节奏也显得疏密有致,易于把握。
        “书写提示”要以正姿正规正书写为抓手。比如“书写提示”可以与“书法课”相整合教学。
        “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要以乐读趣读一起读为抓手。引导学生对“和大人一起读”中关键的情节和内容形象的表演和模仿。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中选用了“小兔子乖乖”用角色扮演法是百试不爽的。“小松鼠找花生”这篇文章则更为有趣,角色更多,适合在课堂上和老师这位“大人”一起角色扮演。
        (2)浑然一体
        语文园地的部分内容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技能的回顾,必然需要语文园地与单元其他内容教学成为有机的整体,语文园地内部各栏目各自为政,也将削弱教材的整体功能。因而发挥整体性教学的功效是广大教师追求的方向。
        ①与课文教学浑然一体
        学习园地以专题形式组织的。每一单元的导语,课文及部分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阅读短文、好词佳句、以及展示台、宽带网、成语故事等内容,都是围绕专题安排的。所以教学时不能孤立零散,每单元的教学计划该如何制订,什么时候布置学生进行哪些学习准备,教师都要整体安排。教师应该在教学相应课文的时候,及时布置学生做好前期工作。不只这个单元,每个语文园地中的学习重点都得提前随文铺垫,让课文与语文园地教学有机结合。
        ②各栏目教学浑然一体
        “语文园地”内部的栏目和栏目之间各自相对独立,寻找各栏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各栏目进行整合,实现各栏目教学之间的无缝衔接,也具有相当的难度。可以从两个思路去寻找整合的方法:
        第一,围绕单元专题整合。语文园地中不少栏目间常常围绕单元专题或明或暗地相互关联贯通。在执教时紧紧围绕单元专题重组教材,让教学体现整体性。
        第二,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整合。学生的学习总是要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推进过程,良好的教学流程正应与之相契合。所以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分析哪些栏目可以成为其他栏目学习的基础,哪些栏目训练的技能可以在另一个栏目中迁移运用。
        (3)探索规律
        语文园地包含了回顾与拓展,重视课外拓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是教材一大亮点。而要真正实现在生活中自主学习除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外,更重要的还是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语文园地教学不能一味地就题解题,有些练习材料提示了语文学习中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更不能浅尝辄止,要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规律。规律是具有普遍性的,课堂上用作探究的文字、语言材料具有此规律,生活中也将遇到大量的具有此规律材料,把握了规律,就能举一反三,自主学习。
        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词句段用”板块给出了几个中外神话的场景描写,学生对神话故事以及人物认识不多,教师仅凭语言描述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和兴趣,而在展示故事描写中相应场景的图片后,学生一下子就被图片中的神话故事场景深深吸引进去,并且对他们的遭遇乃至身边人物一起构成的神话体系产生了探索的欲望,对他们在课后自行阅读课外书籍增加课外知识积累大有帮助。又例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交流平台中,学习和借鉴阅读技巧,体会文章的意境。因此,语文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自主阅读文章,互相交流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促使学生能够有层次的表达和倾听,学会运用多个感官去感知文章,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积累有效的阅读方法,从而为学生今后的自主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语
        小学语文的语文园地教学,能够实现让学生温故知新的效果,提高学生在语文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两个方面的能力,语文教师在展开教学前,先要将语文园地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结合各个板块为学生精心打造独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通过在语文园地的实操训练,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使学生不断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逐步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充分发挥语文园地教学内容的有效性,使学生在语文园地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陈勇兰.浅谈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语文园地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5(18)
        [2]肖庆国.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板块教学浅谈[J].新课程学习(上),2013(02)
        [3]赵勤燕.让语文学习更加整合——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探索[J].华章,2012(10)
        [4]刘霞.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