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践活动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施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0月30期   作者:洪永发
[导读]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积极的在语文课堂开展实践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师激发课堂教学活力、带动学生参与热情和提升教学的效率的有效抓手

        洪永发
        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古雷开发区分校363216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积极的在语文课堂开展实践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师激发课堂教学活力、带动学生参与热情和提升教学的效率的有效抓手,也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关键一招,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重视起课堂实践活动的组织和设计,积极的探索高质量开展实践活动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解决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将就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实践活动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实践活动 实施策略
        实践活动的实施,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理解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和开展实践活动的价值所在,积极的强化责任意识,不断的联合优秀的语文教师同行一起探索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实践活动的方法和策略,进而较好的掌握实践活动开展和组织的基本规律,助力语文课堂教学效能的全面提升。
1、设计明确主题,开展课堂活动
        开展实践活动是需要在一个明确的主题下进行的,只有主题突出、明确才能更好助力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进而有效的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开展前精心挑选活动主题,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和实施奠定坚实基础。一方面,活动主题要明确。选择的活动主题应该明确和突出,并且该活动主题可以让学生受到某特定的语文教育,如以文章朗诵为主题,可以让学生不断的提升朗诵的能力,以生字读写为主题的活动,可以助力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储备的提升,活动的主题的选择还要和课堂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也只有这样的活动才是有意义的。另一方面,符合学生特点。所选择的活动主题要能够契合学生的基本认知特点,做到趣味性要求、互动性要强、教育性要强,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做好充分准备工作,为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
        开展实践活动需要语文教师积极的做好活动的准备,只有活动准备充实、全面和具体性,才可以在语文课堂开展更加有序的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进而不断的提升活动的开展效能,助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多情况下都是牢牢把握教材上的内容,延续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形式。但是,这样的教学形式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极为枯燥的。心理研究曾表明,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集中时间大约在10分钟到15分钟之间,也就是说,在一整堂课的40分钟时间里,小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仅为15分钟。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充分驾驭课堂,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化,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学习了《村居》古诗内容后,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活动,而在具体的活动开展前需要教师积极的做好活动的准备。一方面,要合理的将学生进行活动小组的划分,如可以按照特质互补、学生自愿的原则进行划分。另一方面,要准备各种工具。如包括实践活动的需要的桌椅、演讲稿、PPT课件、电化设备等等,为后续朗诵活动的开展和实施做好准备。此外,还要明确活动的规则,如朗诵的评比规则、活动的顺序、活动的具体目的、活动的开展流程、活动中各个小组所占有的时间等,让充分化和有效化的准备工作,助力活动的高效开展和实施。


3、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加强字词训练
        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依据就是语文教材,且教材上的内容对启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字词运用能力的帮助也是很大的,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的字词教学时,应该重视教材的教学作用,将教材中的知识为学生进行认真仔细的讲授,让学生明白教材内容中所包含的道理。为此教师应该结合每一篇课文的内容,将其中的字词联系上下文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生字的读音、笔画、意思以及组词等,并让学生掌握字词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字词认知能力。通过教材进行字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字词的基础加以巩固,拓展学生的字词库,从而将小学语文学习地更好。阅读是学生在小学语文阶段所要学习的重要部分,然而,文章的阅读分析不仅要考查学生的字词储备,还考查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所以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改善学生的阅读学习现象,提升学生的文章分析能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拓展阅读的素材,让学生在充足丰富的文章阅读中,积累阅读的经验,掌握阅读的技巧。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阅读素材让学生们进行阅读。阅读的方式也可以稍微灵活一些,除了让学生独自阅读外,还可以进行师生阅读会,彼此分享讨论在阅读中的体会等,以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4、教师切实发挥自身作用,助力活动开展
        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在活动中不能较好的约束自身的行为,因而,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和实施离不开语文教师的积极履责,也只有小学语文教师在活动中有效的发挥自己的作用,才可以较好的约束小学生的活动行为,并给予学生有效的活动指导,进而促进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进行更加有效化和高质量的活动,助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利用多媒体驾驭课堂,开展教学内容,在有效教学时间的延长、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使课堂气氛得到了改善,使学生在一种温馨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比如在讲解《匆匆》这篇课文时,首先运用课外延伸法。在学习之前,首先让学生们上网,自己动手查找朱自清的个人简介以及作品,以便在课堂上介绍给大家。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解决生字词,然后复述课文内容。接着,再针对课文内容,设计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1、作者围绕哪一句话来展开论述的?2、课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你体会到了哪些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其中的优美片段。让学生们感受到时光的匆匆,以及培养学生珍惜时间认真学习的情感。最后,学生们根据散文,总结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点。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的重视起对实践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并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开展和实施过程中精心挑选活动主题、积极做好活动准备、有效发挥教师作用、积极做好活动总结等,全面的掌握语文课堂开展实践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有效策略,进而发挥实践活动的最大教学效益,助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春梅.探讨如何让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代替小学语文[J].课程教育研究,2017(25):61.
        [2]王生菊.略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135-136.
        [3]新县特殊教育学校汪萍.浅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运用[N].信阳日报,2020-04-01(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