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达中
(广东省廉江市良垌镇第三初级中学 广东 廉江 524431)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而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主要部分,从一开始幻灯片到后来的投影仪,再到现如今的一体化显示设备,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不仅反映了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反映了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丰富了教学容量,可以在一样的课堂时间中教授更多知识,多媒体技术还能帮助教师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立体,激发并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多媒体应用;教学策略
和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相比,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开创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时代,不过在实际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效率,制约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严重的还会拉低教师的教学水准。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熟练程度,提升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列举了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中的教学策略。
一、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方式相比,具有三个明显的优势,第一,是多媒体的教学形式比较多样,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对电子设备的接触已经比较频繁了,关于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过去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差不多已经到了学生可以忍受的极限,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比如图文并茂式、音像叠加式等形式,从多种感官上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教学内容变得更直观、立体、多层次,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易用性;第二,多媒体教学内容相对丰富,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和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并与学生分享,延伸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第三,多媒体教学外延明显,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和优质的多媒体教育平台,它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扩大知识面,延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1]。
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
2.1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现语文之美
相比较小学语文教学,初中语文课程更注重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其自身情感与素养的提升,教学内容中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蕴含了语文之美,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时候,要掌握好应用的适度性,科学合理的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语文课堂的语文味。
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了解搜集诗人的生平经历和诗歌的创作背景,并将其整合展示到多媒体上,让学生实现认识人、谈论世界;在诗歌内容讲解时,教师重在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而不是图片,反复多次阅读,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在脑海中想象诗人想要描述的意境[2]。例如,在讲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介绍白居易的生平轶事和古诗创作背景,而关于钱塘湖的春景则不宜用多媒体展示,要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创造古诗词的美感,感受语文之美,教师要带领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句,并在朗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领会作者描述的西湖春意盎然、热闹秀丽的景色,感受诗人对春天西湖的赞美和热爱。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控多媒体技术使用的度,把文言字词、语法等知识讲解作为教学的重点,并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介绍文言文的历史背景,奠定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基础。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意识[3]。比如,在讲解林嗣环的《口技》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古代笔记小说《虞初新志》,让学生了解口技是一种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民间表演技艺,彰显了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奇妙精神。《口技》描绘了京城口技表演者模拟了一个家庭从梦中醒来、睡觉、燃烧,并钦佩表演者高超的技巧的情景。在文言文教学当中,教师要适当转变教学重点,将教学内容落实到文言文细节上,一字一词一句一段一篇的进行解析,引导学生在欣赏语言知识的同时,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受。
另外,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散文、小说、戏剧等体裁教学的时候,教师也要注意合理使用多媒体,明确教学内容为主,多媒体技术为辅。要以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对语言分析鉴赏,品味感悟,展现语文之美。
2.2借助多媒体技术加强师生交流
以往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明显弊端就是,由于所要教授的内容过多,教师一直在讲解、复述,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发言机会与发言时间,导致师生课堂互动较少,说讲式教学意味过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没有体现出来。新课改强调教师要通过师生间的思想交流实现育人目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教师、教学、学生三者搭建平等沟通的平台,为师生、生生提供了互动的机会和话题,提高对话的有效性。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互动平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4]。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引导性、实际意义、思考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得到自己见解的前提下和同学沟通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用集体智慧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答案,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合作意识。
例如,在朱自清先生的课文《背影》讲解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掘文本中的内涵,领略“父亲”身上的人格魅力,感受父爱的伟大与无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次使用多媒体设备显示文本内容,并将多媒体作为和学生交流的平台,达到师生深度交流,启发学生思考。首先,教师在备课环节在多媒体课件中列举这节课会学到的重点字词,奠定学生顺畅阅读的基础;其次,学生用多媒体课件介绍《背影》的创作背景,加深学生对作者写作情感的理解,奠定文章学习的良好基础;接着,教师将文中作者与父亲的对话呈现在多媒体上,要求学生以作者和父亲的身份展开角色扮演,达到语言交流,可以加深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然后,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音乐,组织学生展开有感情的阅读,将文本内容和音乐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艺术感受,朗读的学习方式能够震撼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力量,人物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最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抛出开放性的问题,比如,“文中父亲通过行动展现了自己对儿子的爱,又在语言上克制对儿子的爱,这种写作手法矛盾吗?”这一类问题比较贴合教材文本,且具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颇多,教师要提高自身对多媒体应用的能力和技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提高课堂趣味性、丰富性和多样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与互动,保持语文学习的热情,提高自身学习效率,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悦茁.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新通信,2019,21(10):192.
[2]李沂岩.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策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3]周思彤.试谈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19(26):14.
[4]孙全新.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9(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