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相关思考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杨旭 党慧 谷俊仕
[导读] 高中物理教学新课程改革强调,需要利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

        杨旭 党慧 谷俊仕
        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外国语学校(河南 濮阳) 457000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新课程改革强调,需要利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对物理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开展。在这样的强调下,高中物理教学创新应该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对学生个性化的物理学习需求进行满足,对物理教学体系进行完善。但是据调查显示,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教学理念过于陈旧、没有整合教学资源、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教学、无法对学生的自主探究需求进行满足等等。针对这些问题,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以创新教学为出发点,对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行探索,然后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依据,通过对其个性化和探索性学习需求的满足,实现对其物理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创新实验;
引言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新课程改革中重点倡导的是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之前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对学生灌输知识,这就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新课改发展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师,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在更新自身教学思想的基础上落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帮助学生高效地获取知识和技能。
一、把物理知识简单化
        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时,大多数会因为物理知识的原理较难理解而逐渐放弃了对物理的学习,这时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的将物理知识简单化,使学生更容易吸收物理知识点。例如,在学习“摩擦力的方向”这节课的物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进行一些创新实验来让学生更加明确摩擦力的朝向。教师可以把一块粗糙的木板放在桌子上,在木板下方垫一个小石块,使木板具有一定的倾斜度,然后将一辆小车在没有初速度的情况下从木板顶端释放,让同学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通过观察学生就会发现小车从顶部释放之后,所运行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直至停下,这就是因为小车与木板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力。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进行对这个实验的模拟,学生就会在实验中明白摩擦力与物体运行的速度相反,是物体在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阻力,正是由于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方向朝向木板,因此小车在运行过程中才受到一定的阻力影响,最终导致小车不再运行停止在桌面上。教师通过进行这样的创新实验将物理知识简单化,从而不仅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理念方面的创新
        要想获得高效的教学效果,高中物理教师就需要对教学理念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首先,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注重。对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新课标的要求为依据,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树立,并以学生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满足。同时,教师还需要在对学生进行物理理论和规律等课程知识的讲解时,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其展开全面发展,以此为高效教学效果的获得奠定基础。其次,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对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进行关注。正所谓探究式的教学活动,简单点就是指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学生课堂参与兴趣和热情的激发,对其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等进行培养,从而促进对其知识框架构建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就需要以物理教材中的某一个知识点为针对点,通过对可利用教学资源的应用,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设计。然后教师需要利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展开相应的自主思考。
三、融入生活元素,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生活元素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而物理作为和现实生活联系极为紧密的一门学科,在联系现实生活中展开教学活动十分必要。

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应当有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元素的教学思想,从而充分在课堂上展示物理知识的价值,以求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
四、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整合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现阶段信息技术已经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为了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我们在教学中也开始尝试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要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进行整合,首先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这是为了让教师能够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帮助教师拓宽教学资源的获取途径;其次,我们需要帮助教师了解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理论,便于教师更好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也能让教师学会利用现有的手段去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创造性地运用网络信息资源为物理教学服务;最后,我们需要让学生也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让学生参与一些开放式的学习活动,真正让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和学生理解和探索高中物理知识的平台.
五、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训练
        物理方面的学习不仅需要教师为学生讲授一定的原理知识,其中更多的还是要引发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及时地进行一些课外拓展训练加强对物理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平抛运动”这一方面的内容时,为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下例子来引发学生进入课堂:“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运动轨迹属于平抛运动吗?平抛运动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接着让学生明白平抛运动是在加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所做出的运动。在学生了解了平抛运动所具有的特点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同学举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平抛运动的例子,来促进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或者给学生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判断是否属于平抛运动。“同学们,你们认为从枪口射出的子弹所展示出的运动轨迹属于平抛运动吗?下雨时伞边缘的雨滴被甩出后所展示出的轨迹属于平抛运动吗?你们进行判断的理由是什么?”教师在教给学生课本中的专业性知识后,又举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加深学生的理解,引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拓展训练,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之后,才能够促进学生在物理方面的学习。
六、强化实验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实验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和合作探究来完成对高效课堂教学的提升。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当采取有效地措施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调查研究是关键,其中实验是核心要素,而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效果的好坏也决定于学生探究意识的强弱。也就是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而教师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就应当以学生的差异性为基础,以创新为出发点,以教学内容为依托,以学科前沿动态为契机,通过实践拓展学生的物理知识,从而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范围来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进而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和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下,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充分地创新起教学课堂。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创新起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在遵循创新教学理念的同时,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实时创新。如此方能在创新的物理教学课堂中,优化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率,才能在高效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实现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和相关实验技能的提升。
        本文系谷俊仕老师主持的课题《高中物理学生创新实现的设计与实践》(课题号:WG202004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贾春.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相关思考[J].高考,2021(01):53-54.
[2]王小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8):115-116.
[3]陈晓梅.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0(27):103-104.
[4]陈冲.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J].科幻画报,2020(05):96.
[5]刘陇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35):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