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与多媒体融合初探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 王纪金
[导读] 初中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也有相对较高的要求

        王纪金
        河南省信阳市第五初级中学 464100
        摘要:初中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也有相对较高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融合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它是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勇于探索,积极地应用多媒体融合,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数学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就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例,主要针对初中数学教学和多媒体融合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多媒体融合
        引言:
        初中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受了系统的数学基础教育,由于每位学生掌握程度不同,同时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也不相同。为了保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高效高能,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数学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动态的参与教学活动,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才会被有效地提升。通过教学课件,微视频等多媒体融合,可以方便快捷的展示教学内容,有条理的展示基础知识,动态演示和色差泾渭分明,让学生在内心和视觉上产生震撼。在多媒体融合过程中,借助声、光、色、电等手段,通过有层次,分步骤,多角度,有节奏的切入,使知识点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更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借助电子课件先把数学基础知识展示出来,再根据重难点来找典型的题,通过数形结合或动态的演示,让学生找准看清,想清悟透,清晰的展示思维过程,让不动的知识变成灵动的精灵,巧妙地把知识融会贯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钻研,让数学知识活起来,让数学兴趣动起来。
        一、多媒体融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数感
        我们认为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课堂导入直接化,情境展示单一化,问题设计枯燥化,思维培养僵硬化”。造成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丧失、思维机械。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更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学生具有了非常高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精力会更加旺盛,对于知识的学习会更主动。而多媒体融合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很好的效果,视频、音频类型的素材,会让学生产生很强的代入感,而且这种非常直观地展现方式,学生的接受程度更高。
        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探究学习中,我将两个形状相同,颜色不同的三角形的一个顶点进行固定,然后将其中的一个进行旋转,在这个动态演示过程中,学生们明确的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中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关系,深刻理解全等形中的对应性,顺序性的概念,并且促进了学生对旋转知识的理解。同时,这种方式使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相关知识变得更为直观,学生的接受度和认同感增加,直接促进了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二、多媒体融合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
        初中数学相比于小学数学内容多、知识结构复杂并且教学难度更大,少数学生在进入初中之后没有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依旧会应用以前形成的学习方法进行初中相关知识的学习,但是密集的学习内容使得传统的学习方法根本就无法保障学习效率。传统的数学教学采用的是板书的方式,这个方式教师需要将很多内容书写到黑板上,因此整个课堂的教学时间会比较短的,教师需要在很多的时间内将密集的知识点讲解完,那么就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掌控。多媒体融合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融合将重点的知识集中起来,然后进行一些必要的设计,再授课的过程中直接播放出来,这样课堂时间会大大的增加,教师可以对一些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地讲解,直接提高了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质量。而且多媒体融合的应用也提升了教学质量,增强了教学效果,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例如,在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我利用课件将等腰三角形以及等边三角形等所有的三角形进行总结,通过颜色、声音、插入角度,然后对其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通过细致的展示,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加透彻,拓展应用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多媒体融合有利于归纳知识要点
        初中的数学知识授课是枯燥的,如果学生走神错过了重点内容,那么后面的知识就有可能听不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知识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归纳,学生在遇到不懂的内容时可以进行再次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多媒体融合还可以将知识进行分层分类的划分,让学生进行集中性的学习,这样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会得到很好地提高;尤其是对于一些相似的题目,很多学生或做其中的一道题却不会做另外的一道题,这主要是因为思维没有转变过来,教师此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融合相似题目进行整理,然后针对性地讲解,举一反三,丰富学生的解题思维。
        九年级数学试题知识结构复杂,内容强度大,中招备考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融会贯通,熟能生巧。在归类总结上,通过多媒体融合,方便各知识点归纳总结,对常规题、典型题或易错题型,可以编上序号,进行手动链接,在四角留白处,根据所对应的知识点行编号整理,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点掌更加牢固,也让学生明白知识产生转化的过程,让学习重点突出,学习更有针对性,运用知识也更加熟练。对于一题多解以及方法比较新颖的题型也可以接在知识点旁,开拓学生思维和创新精神。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会自觉主动地融入课堂,做学习的主人,通过积极地去观察、思考、归纳,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和激励。而高效灵动的课堂能唤醒激情,使学生思维更加积极,兴趣更加浓厚。
        参考文献
        [1]郭炳春. 探究多媒体融合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J]. 读写算, 2019, 000(002):5.
        [2]谷月, 赵佳明. 初中数学和多媒体融合巧妙融合初探[J]. 数码设计(下),2019, 000(008):35.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多媒体融合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研究》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YB1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