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申开先
[导读] 初中生物作为中学阶段学习的重点课程之一

        申开先
        镇雄县南台街道文德九年一贯制学校  657200
        摘要:初中生物作为中学阶段学习的重点课程之一,在学生学习和训练方面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产生生物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效率,为学生创设形式丰富的生物学习环境。以往初中生物就是教师课堂讲解的模式,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生物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生动的生物课程。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前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物学习的基础夯实阶段。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先进的信息化教育技术走进了所有学科的课堂,包括初中生物,网络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黑板粉笔的课堂教学相比表现出很大优势,许多抽象复杂的知识被教师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生物知识,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教师传输的知识,学习效果显而易见地提高了。
一、巧用信息技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近年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都有明确的导引,初中生物教学除了提高学生生物知识的获取能力,还要不断评估学生生物知识点的运用能力,特别是生物教学要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再现生物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生物知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自然界、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获取与课堂学习有关的信息,并运用生物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吸收,引导学生从自己搜集的信息和资料中,获取自己所需的实质性内容,并和以前学习的知识整合,结合为新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内在与外在之间的联系,借助自己获取和搜集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进一步的计算,论证更加具体和实际的生物问题,并将分析出来的结果,更好地运用于生物学习当中,做出更加合理的解释。生物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更加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教师可以借助必要的信息手段,理解生物知识的深刻内涵,借助生物实验手段,借助搜集的基本信息,采取定性分析或者定量分析的方法,强生物生对于事物的探究能力。生物这门学科就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和内在性质,进而在信息条件下对物质进行改造或者对物质进行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时生物的本质,因此生物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各类信息,引导学生利用已知规律和原理进行迁移应用
二、巧用信息技术,整合丰富生物资源
        教师可以对本课程重、难点的深层理解,有效结合教学视频、平板等人工智能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与传统教学所不同的生物探究课。课堂中的每个阶段层层递进,带领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思维境界中翱翔。通过学生自我讲解和信息化技术的融合,配以生物家教学视频的辅助解析,并通过平板电脑展示和完成习题,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生物学习的知识点。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设计的深度结合,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一刀切”和“满堂灌”的困境,帮助教师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并调动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教师可以运用白板技术,体现生物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课堂讲授上,运用白板更加灵活的“遮罩”、“拖拽”、“蒙层”等功能;检验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时运用到“知识配对”、“分组竞争”等课堂活动,让学生上台展示;在回顾知识和展示学生探究成果时运用到白板的思维导图功能,帮助构建知识框架;还可以根据小组整节课的表现设置小组奖励环节,利用“蒙层”功能设置刮刮乐卡片刮奖,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化技术手段,有机融合在一起,活动形式多样,结合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形式,给与学生更多思考时间、互动交流和发言权,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科学技术的革命引领着教育的变革,教育人要先行一步,敢于超越,要从“跟上时代”到“引领时代”,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推动科学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教育效能,打造未来教育的新样态,为国家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
三、巧用信息技术,打造良好交流平台
        教学的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感交流和认知过程的统一体。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其能够让学生在心理、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愿意接受教育,把教师的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并不懈努力。由于大学教育的特点,任课教师和学生的相处仅在课堂上,其他时间则少之又少,不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也不利于知识的传授。微信、QQ群等网络软件为师生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这些平台上,师生之间通常会畅所欲言。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并答疑解惑,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解决其所遇到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通过情感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也会更了解任课老师,从而愿意学习其所授课程。有意见和建议时也会及时向老师提出,便于教师做出教学调整。网络交流平台的应用大大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圆满达成教学目标的催化剂。
四、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教学工具以它教学的便捷性、批改的方便性、方式的新颖性、形势的迫切性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我们也相信信息技术教育必定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全探索完成的,它需要我们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们继往开来、砥砺前行,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元元. 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C]// 教育学教科研成果展示(2018年7月). 0.
[2]叶志芳. 对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研究[J]. 明日, 2019(8):0119-0119.
[3]熊鲜萍. 信息技术下的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000(036):92.
[4]白龑. 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 No.244(16):20-21.
[5]唐文英. 巧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J]. 中国新通信, 2020, v.22(10):210-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