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赵天民
[导读] 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



        赵天民

        齐齐哈尔市第三十二中学
        摘 要: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而且数学教学也是我国高中教育课程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致使我国教育部门加大了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看重程度,目前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行,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也在随之而改变。本文从研究高中数学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角度出发,为此实施正确、合适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以提高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准,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数学 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姓名:赵天民性别:男出生年月日:1979.9.6学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三十二中学校职称:中学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数学
        
        数学作为贯通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一门主要学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磨炼其合乎逻辑地进行思维能力,这也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不仅仅要掌握其理论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技能的培养、思想的提高,而古板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高素质贤才的需求,这就要求学校要推陈出新,不断革新教学方法,摒弃传统教学方式的不利之处,引进高水平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1.1课堂互动较少,学生缺乏发言机会
        目前高中数学课堂上,大多数老师依旧采取“独断专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1],这种古板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主要以老师长篇大论为主。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老师缺乏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课堂上仅仅只是老师抛出判断题,让学生回答是否正确,这种古板的教学方式方法虽然对老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没有帮助。由于同一班级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和数学水平有差异,优秀的学生可能已经给出了回答,但成绩差的学生仍然无法理解问题的含义,但是由于课程安排的原因,老师不会进行分层次教学,这就致使老师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就造成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大。
        1.2教学设备的过度重视
        高中数学知识相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更具笼统性、概括性和繁杂性,这对于学生的正确合理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有些笼统的内容单靠老师口头上的讲述无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因此学校为例帮助学生理解概括性理论知识,为每间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让老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生动表现出来,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然而,有些老师对这些多媒体教学设备过于重视[2],甚至是对于课本上的重点知识也不进行板书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更重要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显示的内容过于注重图形和色彩的显示,而导致老师忽视了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
        1.3老师不愿切实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地重复教学
        一些老师过于追求个人享受,长期不改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式方法,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讲述理论知识点,这也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虽然在新课程背景下,很多老师受外界迫使改变了一部分数学教学纲要和教学技巧,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旧没有实事求是、施行不同的教育。有的老师,用自己长期固定的教学纲要,教完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认为自己教了很多优秀的学生,但随着数学内容的细化和改变,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没有随之调整,致使学生无法全面掌握数学知识。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2.1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学生之间责任分工互助性学习模式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之间相互探讨和学习。

老师在指示教导学生进行小组互助性学习时,首先引领学生对所要探求的问题进行思索和假定,然后让每个学生以自己的思维意识参与互助性学习。这一环节是高中数学探究教学的主要环节,涉及探索研究问题时可采取学生之间责任分工互助性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之间交流学习,既能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而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通过小组沟通和商议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老师讲解相比,学生之间责任分工互助性学习模式更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活泼而热烈,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2.2合理利用教学设备,科学教学
        多媒体教学设备介入课堂,不是说传统的教育方法没有用,需要完全抛弃,而是让教师合理使用新的媒体装置,结合多年来的教育经验,将可行的传统教育方法和新媒体教育相结合,进行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教育知识点,借助于教学装置,使抽象问题得以解决。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化,用具体图形来表现抽象概念,引导学生进行教育工作,相信适当使用教育设备、科学教育,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
        2.3以分层次互动教学为教学形式
        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中,老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组。在课堂互动中,老师提出问题,要求各组学生在小组中发表意见和讨论问题。老师根据各小组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点[3]。这种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针对不同的小组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通过分层互动,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理解和接受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上不“落后”。
        2.4引导学生反思,提高学习效率
        反思是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反思,形成一种反思习惯,将其运用到日常的学习中,使学生在课后更加科学和高效地进行。在课堂上,老师要指导学生去解决课题,使他们能够及时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向,解决课题,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改进方法和战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全班同学根据学生的错误或问题进行思索和探求。例如,当直线没有斜率或截距为零时,可以分析几种类型的线性方程组。通过对数学学习过程的反思,使学生了解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后续的学习过程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5让创新和多角度的思想走进课堂
        在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创新创业环境下,课堂教学也需要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创新方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众所周知,数学学习不是刚性学习的一些数学原理和理论,而是更好地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去,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高中可以说是贯穿于学生一生的的黄金时代。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创新的思想和创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同样的问题,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很好地衔接每一章的知识,为今后学生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6让和谐的师生氛围围绕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之中
        良好的课堂气氛,同时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和谐相处,可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不会使学生与老师在教学时发生矛盾,使学生在课堂学习时不会感受到约束,老师在教学中也感受到自由。老师可以从了解学生的课堂心理入手,对学生进行有指向性的教学,在课堂上与学生及时交流和沟通,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乐趣。总的来说,良好的课堂气氛和和谐相处的师生关系可以使老师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来监督催促学生学习,并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高中教学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而数学作为高中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越来越受到广大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学习数学会影响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教学设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高中数学成绩,形成科学、正确、合乎逻辑地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李明君,杨文涛,张永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新课程(下),2019(11):78.
[2]杨彦军.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0(27):87-88.
[3]乔羽.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高考,2020(2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