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日常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袁一
[导读]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现阶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袁一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省滁州市 2390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现阶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则需要高校辅导员能够实现思政教育日常化,不断提升思政教育工作整体质量。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就结合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现状,辅导员日常管理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联进行研究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为实现辅导员思政教育日常化提供有效的思路,加强教育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日常化;策略
        
        前言: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许多高校为了扩大招生数量,进一步扩大了招生的范围。而在实际招生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招收到的学生良莠不齐,使得高校生源素质降低,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在高校教育活动中,为了全面加强思政教育,则需要辅导员能够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做好其引领者的角色,将思政教育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效的联系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学生加强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品德素质。
        一、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现状
        在我国现阶段的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中,由于辅导员团队建设被忽视,在实际教育活动中,仍旧沿用单一老旧的教学方式,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缺乏有效创新和改善,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非常盲目,缺乏学习兴趣,失去信心。由于部分高校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一些思想上的误差,没有意识到自身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教学活动中缺乏改进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实际状况,个性特点和价值观取向,整个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降低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活动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为了保证高校思政教育活动能够高效稳定开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辅导员能够更新教学思想,综合时代发展,联系现实生活,高效稳定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1]。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大部分的辅导员把精力放在了教学工作上,难以充分了解时代发展形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难将时代发展和思政课程内容联系在一起,使得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与时代发展脱轨,其整体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二、辅导员日常管理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联
        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引导学生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文化知识的内涵和魅力。而通过加强对学生宿舍管理,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指导学生加强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强化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在日常管理活动中,还需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动机,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高校的思政教育为辅导员的日常管理活动提供了相应的发展条件 能够帮助辅导员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保证相应的思政教育活动能够落到实处,有效提高日常管理工作实施的效果。日常管理工作也可以作为思政教育的载体,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日常管理活动当中,综合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充分发挥自身教育得价值观念,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思想政治熏陶,加强对实践活动的理解,深刻感受到文化知识的魅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认同感,有效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全面加强发展型人才培养。
        三、实现辅导员思政教育日常化的策略
        1.提高思政水平,增强教育全面性
        为了实现思政教育日常化,高校辅导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大学生日常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融合,增强教育的全面性,提升其整体教学质量。

因而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活动中,则需要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结合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在高校辅导员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加强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学习,并且具备一定的思政教育经验作为基础,实现思政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活动的有效融合,增强思政教育的全面性。在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中,辅导员要采用课程化的方式全面加强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教育工作,通过有效的教学和指导,让学生能够形成自主规范意识,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生活习惯[2]。而在教育活动中,将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合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效实现思政教育日常化,提升其整体教学质量。
        2.明确职业定位,加强思政教育渗透
        通过明确辅导员的职业定位,保障相应的思政教育活动能够高效稳定开展,加强对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实现思政教育日常化教学。因而在高校思政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辅导员要认识到自身所扮演的角色,辅导员就是为学校和学生提供充分服务,为学生的校园生活提供便利,让学生能够及时的融入到校园生活当中。而在日常管理活动中,通过关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帮助学生有效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真正融入到大学生活当中,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因而在高校思政教育日常化实施的过程中,辅导员要全面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科学合理的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管理活动当中,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效帮助,不断提高学生道德品质。作为一名教师,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活动中,还需要加强思政教育内容在职业生涯规划,军事理论课程中的渗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领会到思政教育的深刻内涵,不断强化学生道德意识,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实践,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改变教学方式,协调思政教育内容
        在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中,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实现思政教育与日常管理内容的有效协调,保证相应教育活动能够高效稳定开展。因而在辅导员工作的过程中,要将思政教育内容与学生日常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结合,通过开展入学大会,安全教育讲座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充分强调纪律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的本质内涵,领会思政教育内容,深刻感受到思政教学的魅力[3]。在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有效协调思政教育与日常管理的相关内容,加强思政教育在日常管理中的渗透,打造全新的思政教育与日常管理的融合模式,加强教学改革和创新,使得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为了实现高校思政教育日常化,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还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能够加强对辅导员工作的支持,通过采用不同的形式搭建思政教育平台,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思政教育活动中,让学生能够通过多平台加强思政教育知识的学习,并且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加强实践和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不断强化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结语
        总之,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中,加强思政教育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有效提升其整体教学质量,综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加适应未来的岗位需要。因而在高校思政教育日常化的教学中,辅导员要积极探索教育的重点内容,寻找教育价值,有效改变教学形式,联系日常生活,指导学生加强思政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不断提高学生道德品质,促进学生个人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珂.高校辅导员将思政教育与日常管理相融合的工作思路探析[J].青年与社会,2019(29):189-190.
        [2]石帅,邓韬,贾斌斌.高校辅导员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日常管理中的有效性探索[J].智库时代,2020(09):214-215.
        [3]徐爽,张彩鹏.论高校辅导员如何有效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管理[J].山西青年,2020(14):270-2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