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姬
长春市朝鲜族中学 吉林 长春 130052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多次提出“命运共同体”的话语形式,对于国家未来发展有创造性的指导意义。新媒体时代,不管是个人、学校或是社会离不开共同体发展,脱离不开共同体关系。建设命运共同体问题的提出是一种基于整体思维的大智慧,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于新媒体时代推进思想政治教创新发展具有启迪意义。因此,本篇文章将对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命运共同体构建路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构建路径
新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以微博、微信和短视频等为主导的新媒体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也影响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必须要正视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为日后培养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一、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交流沟通、互助合作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开始构建各种类型的共同体,涵盖了政治、文化、经济以及安全等诸多领域,也包括国家和国家、人类和自然、文明和文化等多维度的联系。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碰撞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各种挑战。因此,不管在思维角度或是价值观念上,命运共同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首先,命运共同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改革给予全新的视角以及思维模式。其次,目前国际化深刻发展以及世界互相依存的现实,客观要求人类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其价值观念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以及形式的创新与改革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要着力于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各领域各主体要素的功能,实现其整体功能。
因此,在互联网、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联系的前提下,力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构建以及优化,不但反映思想政治教育与时偕行的意识,更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以及发展的长远眼光。同时,可紧握国际发展的关键、掌握时代发展的命脉,切实把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改革推向新层面。
二、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现阶段来看,学术界暂未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的统一权威的概念,但也有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学术解读。学者钱广荣先生首次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他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的形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共同体、精神共同体和管理共同体。其中利益共同体是基础,精神共同体是核心,管理共同体是关键。[2]陈东英教授认为它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共同参与,借助中介体系和环境体系,以多主体互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准则,有着强烈责任感和归属感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有机体”,[3] 具有政治价值认同、学科与社会资源共享、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角色转化等特点。
在这些定义的基础上,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支撑下,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是指具有自主自觉意识的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对象、管理者以及理论研究者积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命运与前途,具有主人翁意识,积极承担着相应的主体责任,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成员自身的发展基于一定的价值人同所构成的宏观组织形态的有机体。充分发挥各领域各主体要素的功能,实现其整体功能,最终达到共赢的结果。
三、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构建路径
对于大数据的变幻莫测的背景下,文化景象并不是前途光明,充满积极能量,在此当中也会有良莠不齐,具有部分消极的信息。对于人生当中的各种生活思量,有许多人对此非常迷失,造成迷茫空虚、推卸责任、道德滑坡等情况,渐失理想。若要更好的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人生目标与理想,面对各种挑战,校园内部共同体是非常关键的,应当共同营造学校与学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荣、共同成长的发展条件,推动协同进步。
(一)促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制定脱节、教育内容交叉重复、不同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有效衔接、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显著等问题越发地显现出来,科学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体系对于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2019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科学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教学、评价、教师队伍、保障体系一体化体系,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
(二)强化教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榜样典范
教师不但要强化自身的文化理论学习,在平时生活当中还需要对独生子女的学生充分重视,对其感恩意识进行引导,勇于承担责任,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专业能力、思想政治素养,还要对自身言谈举止注意[4]。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思想政治教师要放低姿态,基于谈心的形式,平和的态度,真诚的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思政教师有所作为,才会在学生心中才具有一定高度的地位,日常要重视学生的所需,作一名具有崇高思想、能力卓越、德才具备的新时代高中学生的引领者。目前基于命运共同体引领校园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对于教师的专业化、技能化以及道德化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对于提升校园思想政治问题的感召力与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重视引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是构建美好校园的正确导向,有着关键意义。
(三)学校要强化对学生命运共同体观念的引领与启发
强化校园立德育人的理念,提升管理力度,对教师的聘任严格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能力层面进行控制,学校是一个特殊、严格、敏感、规范且富有生命力的多元文化场所,在新媒体时代,强化立德育人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让思想教育回归于人,道德素养深入于人,让人类有了立足之根本,精神之根源,做有理想、有道德的人[5]。学校应当在立德育人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高尚的品格,推动人类自由全方位发展,这更是教育的使命。
结束语: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其道德素质水平关系着民族、国家以及社会的形象,更加能够反映出将来所担负的重大责任,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学校务必要对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给予充分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全过程,是共同体间的相互沟通,共同发展的整体过程,能够充分促进共同体达到自身利益,提升人类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符合其精神追求以及价值所求。并且促进思政教育科目的总体发展,推动思政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层面理念的转化,提高成员的道德素养、价值体现,强化其合作精神以及合作动力,达到共同体间的共赢局面,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延飞.以大数据推进全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J].吕梁学院学报, 2019, 000(003):74-77.
[2]钱广荣.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J].思想教育研究,2016,260(03):10-15
[3]欧庭宇.论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J].学术探索.2020.09:139-147
[4]曹清燕, 彭娇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球维度[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2):83-87.
[5]刘莉莉, 刘志. 社交媒体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9, 19(0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