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内容生活化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方忠国
[导读] 生活化教学内容是基于现代教育生活化基础上而展开的



        方忠国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  261100
        摘要:生活化教学内容是基于现代教育生活化基础上而展开的,主要依据学生实际生活内容结合教学目标创设的新型教学方式。在政治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引导下,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政治学习的理解、增强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促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政治内容;生活化;应用
前言:
        政治教学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教学科目之一,主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时事政治的学习和分析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新课改的要求和发展前提下,现代教育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教育主体,通过创新、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生活化教学内容为主题,进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愉快活跃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并增强对政治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以此达到丰富学生认知,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1政治内容生活化教学的优势
        学生普遍认为政治学习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对其兴趣较差,进而导致政治课程整体教学效率较低,学生成绩较差等弊端问题出现。在新课程标准以及素质教育的双重推动作用下,现代高中阶段政治教学内容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为学生呈现,通过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作为教学材料,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兴趣感,进而达到提升政治课程整体教学效率的目的。同时政治内容生活化这一教学方式的改变可以有效促进培养学生对政治学习的理解能力与创新能力。在以往的高中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侧重于对于政治理论知识的教学,由于教师过度的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出现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的学习和理解政治知识,导致学生对政治学习内容理解不够深刻,逐渐对政治学习失去兴趣。而生活化政治内容的运用和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将政治理论知识融入实际生活的具体事件之中,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深度理解政治学科理论知识,并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另外,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言,生活化政治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设。部分学生在学习政治课程期间,对抽象化、概念化的政治知识理解不够深刻,进而导致其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仅仅将学习停留在表面上。而生活化政治内容教学方案的推动作用下,学生的理解能力被有效提升,可以熟练的将政治知识与实践生活相结合,继而根据自己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和吸收,以创新的学习方式主动将政治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有效促进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同时促进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因此,政治内容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十分广泛,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身心发展特点,挖掘更多政治内容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将其运用至实际教学过程中,以此促进学生全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
2组织开展政治学习生活实践活动
    生活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政治学习内容的理解,更加有效促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因此,组织开展政治学习生活实践活动是促进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实践活动的开展途径和开展方式是比较广泛的,教师可以从多角度出发,利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内容及环节,促进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促使学生在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中达到提升政治学习效果的目的[1]。首先,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实践活动,将教材内容融入活动之中,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学习教材内容,进而达到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的最终目的。

在高中政治《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这一单元的教学中,主要以引导学生继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并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三部分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教学重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实际生活中等多项途径搜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相关的真实案例,同时搜集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将资料进行整合与分析,继而通过班会等形式对各自所搜集和探究的资料与同学进行分享。这一过程也可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生之间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将教师所布置的探究任务进行分工处理,进而由合作学习与分析的方式促进提升其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有效调动,同时探究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途径,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同时有效发展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另外,除根据教材内容开展探究实践活动之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政治学习内容开展辩论性的实践活动。每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各不相同,在政治课程学习期间,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实际案例作为学生辩论的材料,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说出自己的想法,继而将想法与论点不一致的学生进行分组对其进行讨论与辩论。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辩论类型的实践活动要依据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进行开展,保证其真实性的同时,促进学生深度理解。辩论的过程即是学生思考与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迅速发展。因此,实践活动的开展方式应当是多样化的,使学生在多元化活动和生活化活动内容中不断提升自身政治学习效果。
3政治教学以生活主题进行开展
    为促进提升学生对抽象化政治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教师在开展政治教学之前,可以将课程以生活主题进行开展,一方面促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在此环节中,教师备课时的教案和教学设计是十分重要的,要根据教材中心思想结合学生的实际身心发展特点与实际生活,将当前社会政治热点新闻作为主要教学主题,以此引导学生进入个单元的学习中。在此方式的运用过程中,政治教师需要注意提前将政治教材内容中各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熟知,继而将生活主题和社会热点准确的融入其中。这种以生活主题为中心而开展的政治教学,可以有效促进提升学生的政治学习效果,并提高学生对社会热点以及时事分析能力[2]。
4充分发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元素
        依据生活化教学内容而开展的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度剖析,以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录入是十分科学有效的,无论任何形式的拓展学习均需要以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基础,在高中政治课程教材中,即存在一些生活化内容,教师要加强将其挖掘并运用至生活化政治教学方案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效果,同时促进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3]。例如:在高中政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一课的教学中,其中便以居委会主任选举和村民在听证会上表述自己的意见为实际案例。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生活案例作为主要引导基础,促进学生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进行学习与掌握。另外,高中政治教材中存在很多细节性的生活化元素,教师要尽量将其充分利用,避免忽视其重要作用,以此保证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总结:
        政治内容生活化这一教学方案的提出与运用,为当前高中政治教学带来了较强的促进作用。从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出发进行思考并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同时为发展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秀丽.构建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的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66.
[2]郭祥.有关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J].华夏教师,2019(29):37.
[3]李瑞祥.构建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15(10):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