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亚荣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罗平中学 527226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德育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班主任是学校学生的负责人,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还要进行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然而,根据班主任德育的现状,德育的目标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探讨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和讨论新时期中学教师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研究,以加快中学道德教育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完善教育;
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教师道德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中学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应对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正确理解生活价值,确立对生活的科学观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风格。
一、在学生德育工作中常遇见的问题
1、教育内容过时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新的道德评价标准不断出现和完善。因此,必须不断更新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目前的道德课程内容相比,以往的课程内容缺乏创新,从而限制了学生对于学习创新性的发挥。
2、教育方法机械
机械教育方法由于教师对道德教育缺乏兴趣,教师们仍然采用“教人学习”的传统教法或复制教科书。这种机械教育方法能抓住学生的想法,剥夺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的能力,使学生无法实际掌握知识,对学生的成长没有任何帮助的玩偶,只能淫秽教师教的理论知识。
3.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对道德教育没有正确的理解和不足的注意,很难进行道德教育实践和实验活动。教师经常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认为学生对道德教育缺乏兴趣,道德教育可以分配,否认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探索
(一)增加对学生心理的了解,促进学生积极成长
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记住,教育工作者虽然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在教育学生方面是平等的。教师要在民主支配课堂、保障正常教育工作的前提下平等对待所有学生。而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性格、劳动、成就和个人信息保护等。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往往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如果老师不尊重他,他们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恶学习,因此教师应该主张积极的教育和指导,并努力不在公共场合批评他们。实践表明,只有在尊重学生的情况下,学生才能敞开心扉,心理教育措施才能有效。
(二)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
除了日常教育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精神健康水平,还应该注意增进学生的成绩健康,这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上课心理环境。
教师应积极开展课堂文化及体育活动,以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保持积极、和平、开朗的心态,对学生产生微妙的影响力,创造学生对文化及体育活动的过度感情。帮助一些学生克服自卑的复杂和不安。教师应该鼓励各种活动取得巨大进展,充分调动学习热情,创造充满自信的积极氛围,看到他们的成就和长处,努力工作,更加勤奋,激励他们在全面开发中为自我激励而努力。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学生往往能在课堂中感受到集体荣誉感,发展团结和友谊的精神,让好的上课群体使教师、学生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和谐。为了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帮助与其他学生分离的学生感受到集体温暖,矫正不健康的异常心理。为了树立优秀的目标,创造伟大的事业,消除某些人的虚荣、自豪感和傲慢,可以通过举行一系列主题活动,以此帮助学生的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心理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三)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于教育目的与教育行为的根本看法,可以说,教育观念是影响德育教学工作实效性最根本、深层次的原因。当前德育目标的设置具有很大的盲从性,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低,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学校、家长在头脑中所形成的“唯分数论”, 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因此,要增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
一方面,中学教师要从当前社会文化发展趋势开始,提高道德教育质量,明确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注意道德教育对中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其次,课堂教师只能在学校和课堂上注意学生的行为和意识,不能知道课后家庭的成果,因此,建立课堂教师、家长以及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目前已经成为道德教育实施的重要环节。例如,班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表格通讯录,主要包括学生的家庭地址和家长的联系信息,还可以合并家长的微信号或QQ号码,从而方便课堂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接触。教师可以要求所有家长在讨论小组中说明子女的成绩和心态,最好在家里附上学生的演出照片或视频,以便进行“插图和图片展示。同时教师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告诉家长学校的成绩和状态。另外,在家长-教师年度大会上,教师可以总结学生的理念和道德条件,与家长面对面,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全面意识形态动向,这更有利于道德教育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选择合适的德育内容是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范围拓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因此,初中班主任在德育的教育内容中要依据提纲要求,还要契合时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和拓宽德育内容,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教会学生具有合格的社会意识、公共道德、文明行为等方面的内容和知识,进行法制意识的培养,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进行普法宣传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疏通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指导和咨询,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陈建华.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J]. 学周刊, 2014(25):200-200.
[2]梁霖.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 000(001):160-160.
[3]吕正乾.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考试周刊?000.097(2016):175-175.
[4]张芳. 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艺术[J].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 2016.
[5]游群. 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J]. 数码设计(上), 2019, 000(00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