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和对策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田 静
[导读] 虽然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大学生中还有一部分是来自贫困的家庭。
         田 静
        攀枝花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 要:虽然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大学生中还有一部分是来自贫困的家庭。贫困的大学生是高校辅导员工作中要面对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但生活困难,心理上有更大的压力感和挫折感,从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辅导员应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通过与他们多沟通交流,正确地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表现和转化过程,集合班主任、科任教师、班干部等的力量,从各方面激 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使他们树立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不断建立起自信心,从而走出困境,迈向成功。
        关键词:贫困生;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帮助
1.案例简介
        某大学生,女,2019级学生,生源地为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该生之前就读于2018级,因个人原因休学一年,后来复学到2019级。开学初递交贫困认定申请表,评议小组根据其申请表陈述内容将其认定为“困难”等级。该生得知后在QQ询问辅导员,辅导员告知:等级是由评议小组评出。几日后该生QQ语音电话告知辅导员家庭具体情况:该生自小被遗弃,由养父母抚养。高一下期辍学,因为养母重病,养父年逾七十,哥哥已婚,并育有三个子女,家庭负担重,哥哥嫂子不愿供其上学。高中剩余两年的学费都是由同学捐助,她才得以完成高中学业。大一上学期末,因为家人的阻拦,导致休学。在详细了解了该生的家庭特殊境遇之后,辅导员理解了她的为难之处,并关心鼓励和帮助她,跟评议小组同学陈述了实际情况,将其困难等级改为“特困”。

2.案例解决过程
        一个周五的下午, 接到了杨某的qq信息,询问为什么贫困等级是困难。辅导员回复说:贫困等级是由班级评议小组共同评出的。辅导员之前得知该生是养父母收养,其他的具体情况并不知情。该生在得知是班级同学共同评议之后,便不再询问。几天后,该生打来语音电话要求跟辅导员说一下自己家里的情况,在说到高一辍学和大一休学时,她的声音变得低沉。辅导员觉察到她的处境及其为难,理解和鼓励她要自立自强。该生每年的学费均为贷款,眼下在校的生活费也需要自己解决。她希望自己能努力去争取到国家助学金。
        大学生不能因交不起学费的原因而退学,如何才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辅导员反复考虑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想法,辅导员马上向领导汇报, 经过系领导同意着手实施。首先系里决定将一个国家助学金的名额给她;其次学院决定根据其具体情况给该生减免学费,最后辅导员通过积极争取,为该学生寻找到了一个勤工助学岗位,希望她通过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
        之后她变得沉默不语, 辅导员多次主动与其沟通交流, 得知她一方面因同学们的帮助而自卑;另一方面工科专业学习连贯性强, 那么多课有点跟不上。辅导员开导她: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 现在大家帮助了你, 你要好好珍惜, 努力学习, 让自己以后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辅导员与科任教师联系,并安排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和她一起学习,积极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不久后, 她走出了困境, 重新做回了自己, 而且比以前更加努力、更加乐于助人!

3.案例分析
     该案例的特殊性在于, 该生遭遇了经济和心理上的困难。除了要解决其经济、生活上的困难外, 更要注重对其心理上造成的创伤, 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使其尽快恢复自信, 走出困境。通过该案例的问题成功解决同,也促使我们辅导员对待贫困生的情况应当做到以下几方面。

   
3.1 通过日常工作对贫困生的家庭情况做充分了解
        对于贫困生、特殊家庭学生的关注和关心应该将工作做在前面, 平时多走访宿舍,多参与他们组织的活动,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注意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防止因拖延和疏忽造成不良后果。
3.2 关心其学习和生活, 使其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
        对于贫困生来说,他们尤其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辅导员要像亲人一样,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 及时发现和纠正他们的心理问题。通过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关心和帮助,提倡其他同学多帮助、多亲近他们, 积极为贫困生营造出温暖的家庭氛围。大家庭里的亲情与友情,将会使这些贫困生情绪逐步稳定,并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3.3 重新树立目标, 在追求中恢复心理平衡
        对于贫困生来说, 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他们重新确立目标, 在追求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价值, 从而恢复心理平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辅导员、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要特别留意这类学生身上的优点, 多创造让他们展现自己个性的机会,并适时地给予肯定,唤起他们的自信,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坚定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通过适时地开展人生观、价值观的讨论,帮助他们正确观察和认识社会,重新树立起人生的奋斗目标, 在不断的追求中, 使他们自身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而他们的心理也在这种拼搏与追求中走向一个新的平衡。
4.案例启示
4.1 辅导员在贫困生的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辅导员虽然不是心理医生,但他们更贴近学生, 亲和力强。贫困生在校园生活中与辅导员接触密切, 碰到事情愿意接受辅导员的意见, 辅导员容易发现贫困生的各种问题。
4.2辅导员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必须注意的方法与技巧
        (1) 对贫困生的家庭情况要充分了解。辅导员在新生入学前尽可能多查阅学生档案; 入学后多走访宿舍, 关心学生的生活, 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及时发现和掌握学生面临的变化和危机, 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保护和干预。
        (2) 辅导员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和工作水平, 在关键时刻牢记国家政策, 理清思路,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争取领导的支持, 将组织的关怀融入学生心里,将党的政策落实到行动之中。
        (3)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问题。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帮助学生申请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积极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能够化解掉很多学生的经济压力及心理负担, 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4)要发挥班级干部和同学的作用。负责任的班级干部能够成为老师不可或缺的助手, 成为老师和贫困生之间的纽带。他们不仅能够帮助老师随时掌握学生中的异常情况,还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班级或宿舍内形成一股合力, 共同帮扶有家庭困难的同学。一个宽容、宽松、宽厚的集体氛围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化解是至关重要的。
        (5)对贫困生产生的异常行为要重心理疏导慎管教。学生的异常行为不能简单地从道德和纪律层面来考虑,辅导员做工作时要走进学生内心,把握其行为的真实动机,辩证地分析,给予理性的指导。
        (6)树优秀贫困学生典型, 在学生群体中积极开展励志自强教育, 提高学生抗挫受压能力。

参考文献:
[1]韩乃菊.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文关怀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
[2]杨珂, 贾成军. 高校助学育人工作更应注重人文关怀[J].石河子大学学报,2011 (12).
[3]张艺馨.论高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的建构[ 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8(11).
作者简介:田静(1984-),女(汉族),四川遂宁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