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娟 雷继红
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第六小学 河南 三门峡 472500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们学习的基础。对此教师要重视小学教学的方法,因材施教,以此来不断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展开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时,在课堂上要不断的培养学生们利用画图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此来不断的提升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水平,本文就以画来画去——一年级学生画图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研讨这个问题而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画图策略;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是比较活跃的,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联想到很多的东西。对此教师在展开一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将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们利用画图技能来解决的话,不仅可以不断的开拓学生们的解题思路,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不断的提升学生们的数学成绩。
1一年级学生画图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1.1教师理解不透彻
很多的教师在展开小学一年级教学过程中,虽然有画图的意识,但是对于教材纵横知识没有系统的认识。比如教师在给学生们讲应用题时,由于语言表达不严谨,导致学生们无法读懂应用题的题目。还有的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只会让学生们觉得数学这门课程是枯燥无味的。
1.2学生不能读懂题目含义
由于一些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们画图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不能读懂题目的含义。比如有的题目中包含了加、减、乘、除关系的话,便会混淆学生们做题的思路,进而也无法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
1.3学生思维受限
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很多的教师在课堂上只会给学生们传授理论知识,因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长期这样下来,使得学生们没有科学系统的学习画图策略,同时也没有形成利用画图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很不利的。
2培养学生画图解决问题能力的意义
2.1将抽象内容简单化
数学这门课程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比较强的,而且有很多的知识内容也是比较抽象化的。这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可是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学生们利用画图策略来解决问题能力的话,可以将教材中抽象的内容简单化,帮助学生们把不容易理解的数学问题从图中寻找到突破口,并且理清解题的思路,进而找到做题的方法。比如教师在讲到《上、下、前、后》这节内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们说一下他的上下前后的同学的名字,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箭头的形式标出他们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这样的话可以让学生们将抽象的内容简单化,进而更快的理解该节课的内容[1]。
2.2掌握题目中有用的信息,理解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们利用画图策略来解决应用题的话,可以更快的掌握题目中有用的信息,理解每一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不断的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在讲到《加减法的初步认识》这章内容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们利用画图策略来解决问题。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三个糖果加两个糖果等于多少个糖果?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利用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可以不断的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3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是比较活跃的。
对此教师在展开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画图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话,可以不断的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们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们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将题目内容简单化,进而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数学成绩[2]。
2.4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根据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小学生处于勤奋对自卑这一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们对于知识充满了渴望,并且探索去学习。因此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画图策略来培养学生们解决问题能力的话,可以帮助学生们去探索知识,提升学生们的观察能力,进而不断的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2.5促进师生成长
利用画图策略来展开教学的话,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比如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提升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规范自己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3]。
3培养一年级学生画图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3.1创新教学方法,重视画图策略教学
教师在展开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此来不断的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要利用画图策略教学方法来不断的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得学生们可以将抽象知识内容简单化,能够全面透彻的理解题目含义。比如教师在讲到《认识图形(一)》这节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提前准备好纸和剪刀,然后在课堂上制作图形,学生们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清楚的观察该图形的形状。等到学生们做与该章内容相关的应用题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们利用画图策略来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不仅可以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不断的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4]。
3.2创设情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对于一些比较难的应用题,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在情境体验的过程中理解题目的含义,并且将题目内容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得学生们在画图的过程中可以理解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在讲到《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章内容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们创设情境,如小华拿着二十元钱去超市买东西,她买了一本五块钱的笔记本,一只三块钱的钢笔和一包十块钱的爆米花,问小华还剩多少元钱?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利用画图策略来思考并且解决问题。这样的话也可以不断的提升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3利用多媒体设备,培养学生看图说“画”的能力
想要不断的培养学生们利用画图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先要培养学生们看图说“画”的能力。对此教师在展开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设备给学生们播放与教材相关的图画,然后让学生们看图说话,学生们在观看图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的指导学生们。以此来不断的提升学生们看图说“画”的能力[5]。
结束语:教师在展开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利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师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共同得到成长。这样的话也可以不断的提升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健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凌燕.借助"画图"和"比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思考题的错例改进 [J],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05)35-37.
[2]李骞.培养小学生画图解决问题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3)48-51.
[3]陶云娥.用画图策略构建解决问题的模型——一年级上册"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及思考 [J],2017.(12)25-28.
[4]彭越.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J]2017.(18)33-36.
[5]秦静.画来画去——一年级学生画图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J], 2018(07)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