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商洛市商州区腰市镇中心小学 陕西省 商洛市 726002
摘要:少年儿童是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学校在加强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政治素养和道德情操的提升,重视其思想意识的启蒙,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在此过程中,少先队应担负起引导示范使命,对少年儿童起到带头作用。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小学少先队活动课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小学;少先队活动课;文化建设
引言
少先队活动是农村小学进行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把握少先队员的年龄特点,采用农村小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认真设计少先队活动课,确定恰当的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体验性活动,努力增强农村小学少先队活动的吸引力。借助少先队活动课这个阵地,为农村小学少先队员提供形式多样的实践锻炼机会,注重活动的实效性,活动过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做好活动的评价工作,让每个队员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合格接班人。
一、农村小学少先队活动课文化建设的意义
通过农村小学少先队活动课的不断推进,队员们的参与热情、综合素质有所提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课,在提升队员们活动能力的同时,也让他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不断丰厚了他们的综合素质。队员们参与活动的愿望更高,他们在课下一起讨论活动课的收获,一起商量下一期活动课的主题,一起策划活动安排。通过活动课,队员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锻炼,在课堂中能有条不紊、思路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少先队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少先队员的主体地位
少先队活动课尤其重视学生的体验性和创造性,所以辅导员在活动中应该将主动权交给少先队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少先队员的自主意识,提升德育效果。但是,一些辅导员在少先队活动课中忽视学生的自主性需求,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开展活动,如教师讲解,学生体验活动较少,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较少,所开展的活动课流于形式等。
(二)学校师资少,辅导员工作任务重
农村学校师资比较少,很多农村小学,各教师每周课时都在十大几节,担任少先队辅导员的教师课时也都在15节以上,有的还担任了班主任。同时,少先队辅导员往往还身兼数职,比如安全与健康、心理辅导、兴趣活动等。在如此重的课时任务和其它工作双重压力下,少先队辅导员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组织开展少先队的各项工作。
三、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小学少先队活动课文化建设
(一)从“辅导员活动课”到“少先队员活动课”
少先队活动课倡导的是自主性。少先队员在辅导员指导下自主管理组织、自主建阵地、自主搞活动,注重自我教育、同伴教育。中队辅导员们应该将“辅导员活动课”还给少先队员,鼓励队员自主设计、组织、评价少先队活动,组织少先队员按照少年儿童自己的特点和言行,有计划地开展丰富有益的活动。同时我们应该深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制定队员们喜爱且有意义的主题。比如将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与队员当下的生活相结合,将民俗文化、地方环境、地方特色等引入少先队活动课中。立春谈家风、说民俗,立夏诵诗歌会,立秋登高远足会等,队员在节气体验中,感受到满满的收获;在重阳节设计感恩系列主题活动,突出敬老、爱老的传统文化;在元宵节设计和谐主题,通过猜灯谜中体现不同的地域文化。
(二)善于鼓励,培养队员自信心
任何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的一面和潜在的能力,要想推动少先队员自主成长,教师应依托少先队活动,充分鼓励和培养队员自信心,并对其进行积极的肯定和评价,尤其是对那些有细微进步的学生,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因为正面的评价和肯定不仅可以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使其收获知识和快乐。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要尊重学生,放低自身的姿态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能够与学生之间成为亲密无间的知心朋友,当学生在学习中因个别原因出现问题和疑惑时,应学会包容他们,尽量不要过多地责备批评,而是通过真诚的沟通和交流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全面推动少先队员自主成长。
(三)以少先队员为中心,提升少先队员的能力
在少先队活动设计中,辅导员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发展特点设计难度适中、吸引力强的活动,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激励学生敢于表达自我,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进行自主体验、积极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
(四)从“静态学习”转型“动静相融”
少先队改革中提出,少先队活动课要突出少先队员主体地位和实践体验特色,避免课堂化,积极鼓励开展生动活泼、时代感强的主题队日和课内外、校内外少先队实践活动。我们要充分考虑队员的不同需求和个性差异,注重队员自主、合作、探究、发现、体验与创造,不要只局限于教室内的“静态学习”,还可以带队员来到室外,开展活泼有趣的“动态活动课”。开学初组织队员走进校园,认识新校园,了解班级,认识学科……在体验中激发队员对新学期的兴趣;在期中阶段带领队员开展拓展锻炼,让队员在活动中放松、调整;在期末阶段,让队员回顾并分享一个学期来少先队活动课的成长体会,制订假期实践计划,提升自主能力。
(五)注重心理疏导,健全学人格
随着时代、社会的变革,教育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迎来了更大的挑战,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人们心理压力变大,很多青少年犯罪、离家出走等诸多不良事件的报道也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倘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必然会对学生的未来人生道路会造成影响。因此,在对少先队员进行教育指导时,教师除了要对其进行理论知识指导,还应注重心理疏导,进一步健全队员的心理品格,我们应当明白队员的心理问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予重视或者是不闻不问,这对他们幼小的心灵来讲无疑是一种创伤,而依托于少先队活动可以有效改善这些问题,也是目前帮助他们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快速的走出阴霾,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六)加强对少先队活动课的重视,提高活动课地位
首先要转变辅导员教师的观念,将他们从少先队文化课的被动实施者转变为主动开发者,将他们对少先队活动的认识从课的层面上升到文化课层面。其次是引入一些国内、外校关于少先队文化课开发的宝贵经验及先进理念,组织少先队活动课专项培训,邀请少先队活动课教研员、国内著名少先队专家给辅导员老师进行培训,让骨干辅导员们先行一步,摸索少先队活动课的规律和方法,使得辅导员对少先队文化课程实施有更加系统的认识。
结束语
农村小学少先队活动课的有效开展能够促进队员在活动中创造快乐和享受快乐,做到快乐参与、快乐玩耍、快乐思考、快乐成长。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开展好少先队活动,不断推进少先队活动课规范化、科学化、持续化发展,让丰富适宜的少先队活动调动队员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地区少年儿童和少先队事业均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红星,侯波.浅析少先队活动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J].新课程(上),2019(11):250.
[2]马廷虎.小学少先队活动之我见[J].学周刊,2019(32):175.
[3]范留琴,吴霞红.论利用少先队活动推动少先队组织教育[J].成才之路,2019(31):18-19.
[4]吴云清.少先队活动案例的撰写要领[J].少先队活动,2019(11):4-7.
[5]王迟.少先队活动仪式的教育意蕴研究[J].少先队研究,2019(0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