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雅萍
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迎宾分校 福建 漳州 363005
摘要: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方向和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同时,交互式学习也是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在课堂学习共同体视域下研究小学科学交互式学习,是一些学校正在开展的一项工作。希望通过本次的分析,可以以课堂为平台,以交互精神为指导,以培养学习共同体为目的,构建更加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促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课堂学习共同体;小学科学;交互式学习
前言
在小学阶段,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对学生的主要教学任务。在我国不断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也在进行改进和改革。想办法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创新性的声音越来越高涨,由此便产生了学习共同体、交互式学习等一系列的新型的教学概念。对于小学当中的科学这门课程来说,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重要学科之一,其中蕴含着很多科学道理和内容,在课堂学习共同体视域下,怎样通过交互式学习让小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体会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思维、学会科学知识,是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思考的一个很迫切的问题。
一、概念简介
(一)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的首次提出时间是在1995年,由美国的著名教育家Boyer.E所提出。在其发表的《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中,Boyer认为学习共同体指的是一群有着相同学习愿望的人在一起,通过互相帮助、互相沟通和交流、互相学习而建立一个共同学习的组织。在这个群体中,所有人之间的地位和关系都是平等的,是要遵守一定的纪律约束的,但整个的学习气氛是和谐的、愉快的。大家是为了同一个学习目标而努力的,是可以共同分享学习乐趣、学习困难,进行学习交流的,是为了学习而组建的。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学习共同体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并成为现在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之一。
(二)交互式学习
虽然就目前来看,业界人士对于交互式学习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不能否认的是,交互式学习理念的出现,扩大了现有的教育模式的范围,强化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的效果。在交互式学习中,可以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教学,和学生形成一种双向的交流式学习。在交互式学习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播者,而是和学生一样,大家共同讨论和探索知识,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带头者。这种学习方法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来说,还是很适用的,因为小学阶段中,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在进行学习时,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采用交互式学习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兴趣,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有利于后续的教学和学习,是现在正在被大力推广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
二、课堂学习共同体视域下小学科学交互式学习策略
(一)创设问题,激发学生交互式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学习共同体视域下,学生和教师是一个整体,都是为了学习新知识和探究新知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交互式学习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为此,可以在新课导入时,根据科学学习的内容,创设一个学生较为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教师带着问题去讲解,实现师生的共同学习和共同进步,为交互式学习创造条件。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谜题:“说它像球不是球,它的身上啥都有,高山森林处处见,江河湖水向海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从而引出本次的学习内容“我们的地球”,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地球里面是什么样的、地球表面是什么样的等内容,之后,可以采用多媒体形式,播放地球的相关图片,加深学生对地球的认识,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有利于师生的相互学习和进步。也会让学生觉得科学的学习并不枯燥,因为它本身就是一门自然科学,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学科。
通过问题,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二)交互式学习,探究科学过程
在提出问题之后,就要和学生一起互相学习并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促进交互式学习的开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需要说明的是,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交互学习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在师生之间形成一个互动交流的交互式学习氛围。比如还拿上一个例子来说,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地球里面究竟有什么、地球的表面又是什么样的。讨论完成之后,教师引导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发言,发言完成之后,让小组就发言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再次讨论,同时教师也把自己的探究结果向学生展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在有一些偏差时,不要急于否定,要听听学生为什么这么想,之后再给予科学的指导和纠正,进而实现大家的共同进步和提高。
(三)感悟新知,增强学生交互式学习信心
教师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完之后,可以了解到课堂所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目标。从而更深的感受知识,分享成功。由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是一个共同体,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了充分的学习和交流,大家可以一起分享感情和对知识的认识,一起进行科学探究,一起寻找真理,一起感受成功的快乐,从而可以增强学生交互式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无论是对于教师来说,还是对于学生来说,分享都是快乐的,因为分享是双向的沟通、是彼此的给予、是共同的拥有。在学习“我们的地球”时,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我们都愿意对地球有更多的认识,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教师没有限制学生的想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选择,对讨论的结果大家一起去评价,如果教师在最后能够加上一句“我和你们的讨论结果一样”,那么学生会感到被尊重,这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来说是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学习动力的。
(四)建立教学评价机制,发挥交互式学习的激励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反馈的意见和问题进行整合,从而更加清晰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全面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要增强学生之间的互评,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尽快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构建更加高效的交互氛围。在评价过程中,尤其要对学生的思维创新、参与积极性等给予高度的评价,对于那些已经很优秀的学生继续给予鼓励,对于那些有待提高的学生给予帮助和表扬,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交互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这样学习共同体就实现了良好的运转,课堂教学效果也会提高。
结束语
在课堂学习共同体视域下,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共同体,大家是为了共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要形成互动交流的合作关系,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提高,携手共进,教师帮助学生完成由乐学、好学到会学的转变,学生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师生共同努力和进步,共建一个高效的课堂,真正的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黄威,杨延从. 课堂学习共同体视域下小学科学交互式学习研究[J]. 教师教育论坛,2020,33(06):57-59.
[2]潘笑. 交互式一体机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有效使用[J]. 家长,2019,(15):60-61.
[3]鲁晓辉. 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做法[J]. 现代农村科技,2018,(06):73.
[4]冯素素.微课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167.
[5]钟庆珍.合作学习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J].亚太教育,2019(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