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亮
中共德州市委党校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田园综合体模式作为振兴乡村产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围绕田园综合体建设背景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文化
一、田园综合体发展内涵及背景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即“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至此,田园综合体模式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从该定义不难发现,田园综合体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确保农民充分参与和共享发展收益的载体即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作为联结农民与市场的桥梁,对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市场参与度具有重要作用。其次,从经营业态上看,田园综合体主要以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为支撑,注重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以及产业之间的融合互生,集农业、文化创意、生态、地产等产业于一体。第三,从发展实践看,田园综合体模式最初起源于2011年,由东方田园创始人兼CEO张 诚率先发起,2012年无锡阳山田园东方项目签约,2014年正式开园,随后逐步引起社会各界及各级领导的关注,并最终被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从当前发展实践来看,田园综合体愈发表现为功能复合化、主体多元化、开发园区化等三大特征,田园综合体已成为当前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
田园综合体的兴起及发展顺应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首先,从社会大环境看。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升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家在城乡关系处理上的重心不断由城市向乡村转移,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动已成为大势所趋,尤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国家大量资源向“三农”领域倾斜,为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其次,从经济方面看。要想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相较于二三产业而言,农业产业具有发展缓慢、投资效益差、回收期长、风险性高等特点,田园综合体模式作为一种新型业态,可以有效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第三,从文化背景看。受长期城乡二元体制影响,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一方面造成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环境污染及城市病等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又造成乡村加速衰败、农民工长期在城市打工生活却无法融入城市生活的窘状,田园综合体模式一方面可以满足城里人到乡下休闲的需求,同时又可以激活农业农村资源要素,促进乡村游、农家乐、休闲农业等产业的发展。第四,从环境背景看。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人们对绿色、生态、安全的产品和环境需求越来越多。田园综合体以尊重自然环境为出发点,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寓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通过提供绿色、生态产品满足人们的物质及精神需求。正是在此基础上,田园综合体一经提出,便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及拥护,各个省份竞相展开试点,不断出台标准推进田园综合体创建。
二、田园综合体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一)田园综合体发展面临的困境
1.资金困境。田园综合体体量巨大、建设周期长、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的资金需求决定了其资金需求量大、资金需求旺盛。因此,融资成为田园综合体创建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来看,田园综合体融资模式包括PPP、产业基金、信托融资、债券融资、股权众筹、信贷等多种模式。具体实践中,相较于其他几种融资,PPP融资较为常见,但是由于PPP模式不复制、缺乏稳定等特点,普及推广存在难度。同时,由于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不确定性大,金融机构信贷意愿低、不愿放贷。广大农民由于经济基础差、可支配收入低,参与度普遍较低,加之社会资本引入难等因素,造成田园综合体项目资金缺乏、融资难成为主要问题。
2.人才困境。田园综合体作为一种新型经营模式,集一二三产业融合于一体,不仅要求经营实力雄厚,而且对人才要求极高,既要懂农业、会管理,还要懂市场、会经营。就田园综合体本身而言,由于农民合作社普遍发展水平较低,入社农民年龄大、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解放程度不够,很难带领广大农民有效参与到田园综合体的创建和运营中来,这就导致在实际发展中农民及其合作社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3.土地困境。田园综合体集多种功能于一体,需要相关基础配套及服务设施为支撑,这就决定了田园综合体对土地指标的要求极高。但是就目前而言,由于农民对土地依赖程度较高以及土地流转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民不愿意将土地流转出来供田园综合体建设使用,加之田园综合体本身属于农业项目的特性,政府天然热情不高,政策性供给动力不强,导致土地稀缺程度进一步加剧。
4.产业困境。田园综合体作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典型模式,需要立足产业基础,在延伸产业链条基础上不断做大做强。相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结构不优、特色不特、产业竞争力相较于二三产业具有天然弱势等现状,导致田园综合体产业基础不牢,很难将农业与其他产业有效融合在一起、做大做强。
(二)促进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1.夯实产业基础,做大做强产业特色
田园综合体是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基础上加入文化创意形成的新型业态,无论是一产二产,还是三产,都可在产业链延伸基础上发育成长,因此,夯实特色产业基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至关重要。一是立足特色种养业或高端设施农业、智慧农业,成立合作社抱团发展或引入社会资本、工商企业合作发展。二是立足二产向两端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或绿色食品制造业,横向纵向拓展生态、文化功能,打造田园综合体共同体。三是立足休闲农业或农旅项目,前向延伸产业链条,构建价值多元、功能互补、合作共生的产业联合体,为创建田园综合体提供产业支撑。
2.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探索多元化运营模式
从实践发展看,当前田园综合体模式主要包括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依托的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模式、以服务城市需求为主的近郊现代农业观光模式、以特色创意为核心的农业创意和农事体验模式或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基础的文化创意融合发展模式,各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参与主体多元,在当前发展初期阶段,应坚持示范推进,创新引领,在做大做强基础上逐步树立标准,明确导向,坚持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将其作为引领发展的主要力量。完善人才激励与保障机制,加大农村人才储备,吸引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在外务工人员或专业技能人员加入农民合作社,共同助力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
3.强化要素供给,提供保障支撑
一是加强金融供给质量。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出台具有含金量高的招商政策,向田园综合体项目倾斜。积极探索以产业基金、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助力田园综合体创建。探索推广持续盈利的运营模式,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增强项目盈利性或投资意愿。加强金融机构之间合作,鼓励金融创新,拓宽金融市场多元融资渠道,确保资金投入稳定。二是加强土地供给。盘活土地存量,高效利用土地增量。以项目为引领,合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闲散宅基地整治、加大对“四荒地”开发利用等多种方式,保障土地供给。
【参考文献】
[1]刘奎芬.潍坊市田园综合体发展情况分析及建设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
[2]薛小飞,王会亮.田园综合体融资模式探讨:实践方案、困境及措施[J].农村金融.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