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帅
云南工商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小学教育领域的发展,小学生的心智也在不断地成熟,小学生视野中的优秀教师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学领域的关注,对小学生视野中的优秀教师进行研究,不但可以促进优秀教师的发展还可以从侧面上了解到小学生对教师的心理需求,即他们对教师的心态和看法,从而了解到他们的心理和生活,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优秀教师;调查;
在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教师资源严重缺乏,教学设备落后,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较少,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小学生对优秀教师的评价从侧面上反应了小学生对教师的心态和看法。为此,本文对两所不同小学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在相关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小学生视野中的优秀教师进行分析思考,为今后较好的给小学生心理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指导。
1.小学生视野中的优秀教师的特点及其分析
1.1 小学生视野中优秀教师的特点
从调查结果得知,小学生视野中的优秀教师主要具有对学生恩威并重,讲课思路清晰,富有童心、爱心和同情心,和蔼可亲、有耐心、能够理解和关心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等特点。他们希望老师的性格温柔、开朗、友善、富有幽默感,并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他们心目中优秀教师的侧重点不同的[1]。一年级的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侧重于教师的童心;二年级的学生则侧重于教师的才艺,喜欢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老师;三年级的学生多侧重于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四年级的学生侧重于性格温柔,开朗、友善富有幽默感;五年级的学生则侧重于对学生恩威并重、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六年级的学生则侧重于讲课思路清晰等特点。
1.2 小学生视野中优秀教师的特点的分析
1.2.1从小学生心理活动方面分析
小学生对教师的看法及评价是基于小学生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上的,小学生认为一个老师是优秀教师则应该是这位老师所表现的行为特点符合小学生内心的期望或者表现得比小学生的期望值更高。小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2-4],首先,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诸种角色。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家长代理人,他们希望教师具有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易接近等特征;再次,如果学生把老师看成是知识传授者,他们希望教师具有精通教学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等特征;如果学生把老师看成团体领导和纪律维护人,他们希望教师表现出公正、民主、合作、处事有伸缩性等特征;如果他们把教师看作是模范公民,则要求教师言行一致、幽默、开朗、直爽、守纪律等。
此外,小学生对优秀教师评价的侧重点不同还体现了小学生对教师的需求不同。
需求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应,一般来说,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事物,人们就会对它产生肯定的情绪和情感。上述可知,成为小学生视野中的优秀教师不但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而且还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综合处事能力。
1.2.2 从小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方面分析
一名社会背景、学校环境、家庭背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学习基础发展整车的学生,他们视野中的优秀教师一般来说能够反映小学生视野中优秀教师的基本形象。
然而生活背景相对特殊的农村小学生,他们或许会因为各种因素导致对优秀教师的看法更偏重于关心、关爱学生,对学生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老师,而对老师的其他方面却期望不高,所以在他们心目中,那些在其他小学生心目中是好老师但却不特别关爱自己的老师却是不优秀的。其实,遇到农村的小学生时,老师不能用课堂、学习去压他们,而应该走近学生的生活,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给他们温暖,让他们感受爱,从心理辅导开始慢慢地转向学习,带他们走向正路。
2. 小学生视野中的优秀教师的研究
2.1 关于小学生心理引导方面的思考与启示
小学生视野中的优秀教师是不全面的,小学生的心智也是不成熟的,从小学生视野中的优秀教师可以看出,我们应该给予小学生的心理以正确的引导。可以给小学生开一门适合小学生心理年龄的心理健康课程,以增强小学生的心理知识及其面对挫折时的心理抵抗能力。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还应该及时预防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我们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校生活,还应该适时家访,关注他们的家庭生活。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充分肯定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2.2 关于小学生处境帮扶方面的思考与启示
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影响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小学生的处境帮扶首先是关注小学生的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方面,老师可以适时地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也了解学生家长的教育方式,并对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进行指导。对家庭情况特殊,家庭条件困难的家庭给予适当的帮助。例如单亲家庭的孩子可以给予心理的指导,让他感受爱,感受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等[5];对于家庭困难的孩子,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在生活上减轻其压力等。此外还可以召开家长会增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
在社会生活方面,观察小学生的社会交往人群,小学生的社会关系往往就是小学生、中学生等,低年级的小学生往往受制于高年级的,有的甚至有打架闹事的事件,甚至不准告诉老师和家人等情况,这不但会造成小学生的心理疾病,而且还对小学生的安全造成威胁,老师如果不及时发现解决很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小学生的社会处境帮扶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任务。
在学校生活方面,教师不要讽刺、挖苦、变相体罚、歧视、虐待学生,相反地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充分肯定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
3. 结论
小学生视野中的优秀教师反应了小学生的心理活动,也让我们看到了小学生的问题所在,关注小学生,关注他们的生活,给予他们关爱才能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5.
[2] 刘德华. 中外教育简史[M]. 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3] 林崇德. 教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6.
[4] 陈威. 小学儿童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2.
[5] 周文阔. 优秀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