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271100
摘要:新形势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是高职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培养大学生达到为其树立声乐专业素养的目的。在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前提下,高职的声乐教育工作也应该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借助互联网进行课程的完善和发展。本文将从当前高职学生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利用新时代技术解决高职面对问题的有效措施,实现高职学生声乐教学工作的创新和实践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有效途径
引言:目前,随着“三全育人”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对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对大学生声乐能力全方位的提升是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深入贯彻该理念的重要举措。本文将通过研究大量资料分析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工作的现状,并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声乐融合研究提出参考性的意见。
1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素质培养的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对当前高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资料分析可以看出,高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仍然存在关于学生声乐素质培养的问题。首先是在高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程教材和教学方面,并没有专门对于学前教育体系提供更好的声乐教学,因此课程设置上缺乏针对性。学前教育专业的所使用的声乐教材与其他专业所使用的声乐教材并没有什么差别,甚至是完全一样的,这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学习的声乐课程并不具备将来对学前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讲解,这一方面导致了无法培养出合适的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幼儿学生的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声乐素质的培养,根据目前的培养方式,学生也难以达到就业的标准,因此这是对目前高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资源的浪费和存在的教学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当前高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针对于声乐素质培养的规模较小,一方面没有体现出针对于学前教育这个特殊阶段因材施教的特性,另一方面就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程教学形式相对比较单一,没有合理的使用多种方式结合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幼儿学生活泼,注意力难集中的成长特点,因此教学上欠缺一定的针对性和个性化方面的教学,这对于学前教育的幼儿的声乐学习来说是极为不利的[1]。
而且高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声乐教学的目标也与当前教育行业的发展和社会对于声乐程度的要求不相一致,这往往会造成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程的教学和社会的发展之间具有一定的差距,不利于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素质的培养。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素质培养可以说整体的教学体系并不完善。因此笔者在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和结合个人的经验,进行声乐素质培养的研究,以下是针对于高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素质培养的具体措施。
2高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素质培养的具体措施。
2.1加强对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因材施教能力的提升
由于学前教育阶段所面对的学生往往是身心发展还不完善的幼儿学生,因此需要在高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关于声乐素质方面的培养上,就需要充分的考虑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加深对学生声乐教学的因材施教方面的能力,除了对学生进行声乐技能的教学外,还需要针对学前教育这一特殊阶段进行特色化的教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容易把握学前教育阶段的学生的声乐教学工作。
以及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以幼儿为中心的主题性教学活动,目的也是为了学前教育的学生对于声乐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声乐教学的因材施教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将来学前教育中声乐教学的水平和能力的提高[2]。
2.2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基本技能教学的针对性
在高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对于声乐素质培养方面的基本技能所包含的教学内容比较多,除了声乐教学的方法和基本技能外,还包含了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针对于学前教育学生的儿童心理学以及儿童声乐阅读能力以及声乐表达能力的全方位的针对于幼儿的声乐教学,可以使声乐教学效果比较好,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声乐的乐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提高。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学习本专业的声乐学习之外,还需要提高个人的声乐素质,加深自己对于声乐以及声乐教学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意义。而要想提高自己的声乐素质就需要结合本身的专业,在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能力的前提上,提升声乐素质,因此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来说,需要针对于学前教育这一关键领域进行声乐素质培养的提升。因此学前教育教学的专业老师需要提高学生应对学前教育这一阶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学前教育阶段学生的层次性教学。针对不同学生性格和能力,制定合适的和多样化的教学策略[3]。
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善于对学前教育这一群体进行分班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属于这一年龄段常见的动画主题的相关声乐教学活动,例如幼儿学生比较喜欢的“小猪佩奇”以及“熊出没”等动画片,因此可以开展与这些动画片有关的声乐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吸引学前教育学生的学习声乐的乐趣。
2.3采用多样化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突出自主性学习
为了进一步深入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课堂,充分的了解学前教育声乐课堂教学的效果,笔者深入观察并记录了20位教师的课堂情况,反馈并解决了部分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通过聘用教师观察员,可以深入课堂了解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并对存在困难的授课教师和学生给与了有效的建议。学生的参与热情越来越高,重视度也日渐增强,成绩提高的很明显。
2.4完善声乐教学的总体评估体系
针对大学声乐教学和学生学习特点来分析,我们对学生的声乐学习的评估主要使用的是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 突出教师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 要求参与声乐改革课程的教师为学生建立个人的学习档案, 记录学生在声乐课堂的出勤情况、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学生对于声乐作业的完成情况 、学生的自主学习进度、学生的阶段性测验水平等情况 , 以上几种做法有利于声乐老师更方便的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遇到的不同学习困难, 并根据总体学生的学习情况,相应地调整声乐教学内容和进度, 同时这些做法也促进学生了解个人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并为自己制定好良好的学习计划,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 促进其自我意识和能力的发展[4]。
结语:
高职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在目前还存着部分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本文在分析高职声乐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参考性意见。通过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声乐专业素质,一方面便于学生提高学前教育声乐相关方向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通过声乐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带动学生具有更好的专业能力。因此学前教育声乐素质的培养无论对于学生的声乐能力还是就业水平上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林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与声乐演唱的内在联系[J].大观(论坛),2020(11):51-52.
[2]徐维洁.高职学前教育儿歌弹唱能力培养策略[J].黄河之声,2020(19):110-111.
[3]荆亚冰.浅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北方音乐,2020(18):216-217.
[4]毕洪旋.高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模式浅析[J].北方音乐,2020(18):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