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张鹏飞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8月上   作者:张鹏飞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群众对建筑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都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导致建筑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而一个企业对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其信誉水平和未来发展,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

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二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张鹏飞   邮编:84535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群众对建筑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都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导致建筑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而一个企业对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其信誉水平和未来发展,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工程质量
        1.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施工单位和施工管理技术人员质量意识淡薄。主要体现为施工单位法律意识淡薄,施工方带头违反建设法规。在某工程多起质量事件中,涉及未批先建的行为就有多起,如所属房地产开发公司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便擅自开工建设。很多企业过度追求进度、成本,忽略质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中标价格较低,且工期压缩较紧,导致进度加快,部分环节偷工减料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和施工方追求效益,过度强调按时竣工,影响工程质量。此外,还有不重视施工组织设计,图纸会审不认真不细致,技术交底形式化;质量自查、检查制度不完善,施工方有故意逃避监理和第三方抽检的行为;质量管理的投入不高,导致管理人员匮乏,且缺少创优争优的意识等问题。
        1.2缺乏科学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管理制度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一个科学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能够激发员工的斗志,使全体员工树立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与大局意识,促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比如《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是施工企业的一项基础性管理制度,但是,在制度执行阶段,施工企业却另外形成了一套施工现场以人的主观意识为主的个性化交底制度,在开展技术交底工作时,总工程师的总指挥作用弱化,涉及到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步骤、施工场地布置、材料规格、数量、混凝土强度等级、配合比等技术交底内容,只是以偏概全的一带而过,导致现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问题与漏洞频出,给建筑工程质量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1.3施工安全问题。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频繁的发生安全问题,这就是施工管理者,在对职员的安全培训方面没有做到位,必须制订标准的工作专业制度,使得工作人员认真地按照施工标准去完成工作。在进行施工时,相应的人员也必须做到及时地检查与排查是否存在安全问题,去落实施工中以安全为前提的工作,要保证相应的职员的自身安全,同时也保证行业工程的安全稳定,所以施工管理者必须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去监督每个施工人员都要规范地进行施工操作,同时在危险的地区设置危险警告,这些管理工作都是需要严格地被落实。由于建筑工程中工作量的巨大,这些问题可能被忽略,这也是管理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在后期的施工上,必须严格要求,保障每个人员以及建筑的安全。
        1.4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综合素养亟待提升。对于一些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施工单位常常采取分包的方式,将部分工程或者分项工程分包给其他具有同类资质的施工企业,而这些企业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往往通过社会上的劳动力中介等一些不正规的,不具备经营资质的中介机构,雇佣大量的临时施工人员,这些人员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水平有限,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人为失误,而影响工程质量。另外,对于管理人员人员来说,从年龄结构、学历水平、专业学识等方面参差不齐,在实际工作当中,部分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得到满足,而忽略了施工企业的整体利益在工程上大量使用一些假冒伪劣或者价格低廉的残次材料,进而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2.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2.1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由于分包现象的出现,致使一个工程的衔接处增加。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顺利进行,不出现施工留白,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将每个部门的人际往来、技术沟通、交叉工序、材料供应协调完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建立一个具有科学性的管理机构,保证分包工程的完整和协调工作顺利进行,还要强调组织和整体的力量,相对弱化个人能力在组织中发挥的作用,减少对个人的依赖,这样做就可以保证建立一种协调的管理程序,减少人为误差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2.2提高相应的施工人员的技能以及自身的素质。在工作时,要让相关管理人员按照一定的规范制度去进行后期工作的开展,必须让管理人员明确建筑质量的重要性。在管理时,要不断地去探索管理方法,找到适合相应建筑工程管理的方法,做到后期的良好治理。除此之外,企业也要加大对相关人员的技能素质培训,不仅要让他们掌握相应的管理能力,同时也要对思想方面进行教育,让他们有充分的责任感和工作感。同时,企业还可以将各责任细分化到各管理人员身上,让他们更加明确自身的管理工作,不断地约束自身的管理行为。最后在任何工程的施工前期都要做好人才的挑选以及分配,使相应的人才在相应的部门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技能,同时对于管理者要考虑他的综合素质,不仅要考虑他对于专业的能力,也要考虑他在管理方面的能力,从而确保良好的施工管理,保证工程的后期施工以及管理方面都能够被很好的完成。
        2.3对材料的各个质量环节进行系统的监督和控制。(1)对材料购买采购环节进行监督掌握材料质量信息,使材料符合施工标准。(2)对材料的进场检验进行监督和控制。一是监督材料进场时检验人员的检验工作,监督其是否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检验,查看其检验的方法是否正确。二是复检已经进场的材料。(3)监控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使用。①在施工现场对原材料的证明给予反复确认,对于特殊要求的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二次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②随机检查施工材料、半成品或成品,以便及时发现建筑材料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处理,避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情况发生,防止整体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2.4增强监督管理力度,优化工作考核模式。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使质量管理工作有了落脚点,有了工作方向,但是,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在管理机构健全的同时,应当综合考虑建筑施工过程管理的重要性,而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应当成为施工企业一项常抓不懈的基础性工作。在监督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明确具体的监督内容,比如基坑排水、石料回填、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都应当心知肚明。同时,为了验证监督管理成效,施工单位需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绩效考核,考核以100分基准分,60分为及格分,对于低于60分的管理人员,应当对其实施再教育,或者采取调岗措施,为其他的优秀管理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2.5加强安全管理,消除质量安全隐患。要消除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一是制订内容齐全且有较强针对性的质量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对于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二是建立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制订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加强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宣传力度。一方面加强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另一方面让从业者在施工过程中懂得安全作业和安全防护。四是加强安全检查和安全监督工作。安全检查包括常规性的安全检查、特殊性的安全大检查、相关定期检查以及不定期的抽查。
        结语
        综上,对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分析是一个复杂艰难的过程,并随时伴随着改变。因此,在各个方面都要应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将施工实际情况与管理完美结合与协调,选择一个适合企业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科学发展方式和管理控制方式。
参考文献
[1]刘伟.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7):218-219.
[2]谷登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J].江西建材,2019(22):251+253.
[3]徐慧英.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对策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6):138-139.
[4]李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