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香
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常青中学校 山西 大同 037000
摘 要 信息技术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整合是对教师教学手段的改革,它能够改变教师的课堂模式,丰富教学内容,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实现历史场景的再现,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教学情境,有助于历史知识的理解记忆。另外,教师还能通过信息技术搭建学习网络,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并提升其学习能力。那么如何实现信息技术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呢?本文进行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高中历史教学;整合
前 言
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将会全面改变传统的教学状况,最主要的是能够实现情景教学。信息技术提供的声音、图像、视频等资料极大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能够改变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能够辅助教师真正实现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这一教学改革目标。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使枯燥的历史知识能够变得生动起来,视频的呈现能够突破现实限制,让学生能够置身历史之中,从而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促进自己历史知识体系的搭建,对历史有更加清晰、准确的认知。
一、信息技术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内容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师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实现传统课堂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并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师生交流的手段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从而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变革。
现在高中历史教学偏向政治化,历史知识显得比较枯燥,而传统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料只有教材和教辅资料,主要依靠教师的讲解来进行教学,学生大多对历史课堂缺乏兴趣,因为他们很难将现实与历史知识产生联系,历史显得过于遥远。而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丰富了教师课堂上呈现的内容,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纪录片,展示精美的文物图片,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历史故事,这些资源与课堂的结合,使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其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从而实现历史课堂的高效教学。
二、信息技术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策略
传统的历史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因此,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将自己的历史课堂变得丰富、生动、有趣,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在专注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课堂讲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与知识对应的视频,让其进入教学情境,还能在总结知识时搭建知识网络体系,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利用信息技术丰富高中历史课堂内容,引起学习兴趣
有趣、高效的历史课堂不仅需要教师富有激情的讲授,还需要学生极高的学习兴趣来配合。以往的历史课堂只能靠历史教师来讲授,最多提问几个问题来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大多情况不能引起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而信息技术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能够为教师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使课堂内容的呈现方式能够根据教学实际不断变化,始终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教师的讲课当中。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一中《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时,由于政治制度的讲解比较枯燥而且较难理解,因此,教师在讲述希腊民主政治之前可以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古希腊所占的地理位置及其地理风貌,让学生明白,古希腊是一个位于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岛国,而且希腊的地形比较复杂,山地将居民隔开,使希腊形成了许多小国家即城邦,这也为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地域基础。在这个引入的基础上,学生容易对希腊的民主政治改革产生兴趣,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来丰富自己的课堂内容,让学生对自己的教学产生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高中历史教学情境,丰富学生体验
信息技术能够同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也能有效丰富历史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的这一特点,将历史知识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历史故事之中丰富自己的课堂体验,加深对课堂教学的印象,促进自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二中《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能够代表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文物历史介绍,让学生通过文物的鉴赏来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技艺水平。如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的瓷器,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高超的手工技艺,还代表中国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世界,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为中国古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代表。这样学生对于教材上的文物就会有更多的了解,学习的知识也不局限于手工业,还对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和外交发展也有所了解,增添了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克服学习困难
信息技术能够为历史教师提供更多的课堂内容展示,让教师在有限的课堂上完成更多的课程内容的教授。学生在课堂上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难点进行形象地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点,克服历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例如,在教授人教必修二《开辟新航路》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用动画的形式为学生展示新航路开辟的路线,让学生对新航路的航线有更加直观的印象,并将这个影像印到脑海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和记忆。
(四)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能力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其中一项素养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历史知识体系,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这一核素养。历史学科知识比较繁杂,包括中国史、世界史,还分为政治制度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等,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些知识整理成体系,让学生看了一目了然,习得这种学习方法后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发展的进程及其代表作品建立一个直观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历史。
三、结语
综述,信息技术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来,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将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变得更加丰富,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能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授更多的知识。还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网络和体系,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能力,为历史学科教学方式的改革作出一些贡献。
参考文献
[1]陆乔羽.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合作学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韩玉娇.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融合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迟秀才.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5):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