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文思维导图教学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 林丹瑜
[导读] 思维导图是帮助学生发展发散性思维和表达的图形工具。

        林丹瑜
        福建省晋江市实验小学 362200
        摘要:思维导图是帮助学生发展发散性思维和表达的图形工具。具体来说,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我们运用思维导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古诗词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古诗词教学法与思维导图教学法进行结合,进一步提出了思维导图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思维导图;古诗教学;应用研究
        思维导图在小学教师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体验抽象思维。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具体思维往往比较发达,抽象思维尚未完全确立。然而,为了学生将来的学习,他们往往需要用抽象的思维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对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具有深远的意义。其次,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小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古诗词知识框架,使小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古诗词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使学生对古诗词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对整个古诗词进行细分,构建逻辑性的知识框架。本文将阐述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
        一、小学古诗文与思维导图的融合意义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意境深邃,语言优美,朗朗上口,是从事中国古典文化的小学生最好的启蒙教材。然而,古代诗文创作源远流长,时代背景迥然不同。古诗文语言简练,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古代散文教学中,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是很难理解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的展示来培养学生的具体思维,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刻记忆。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当前的小学教学工作,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课堂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构建线性思维导图,经纬分明理解古诗
        线性思维导图记忆,顾名思义,是连接关键节点的一条线,在记忆之前形成一个完整的叙事模式。在这种线性叙事结构中,既有这首古诗的人物形象,又有它所看到的风景和表达的情感。如果学生能把这些环节弄清楚,并用一条线把它们连接起来,他们就能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对于记忆和背诵,理解后,潜在的线性故事将帮助学生把零散的诗歌串联起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原文:《江南春》千里英姿绿意盈红,水村山国酒旗飘扬。在南朝480座寺庙中,雾雨中有许多建筑。江南,鸟语花香,绿草红花相映,水乡山麓,城市中到处飘扬着酒旗。南朝遗留下来的古刹有480多座,无数建筑被风雨笼罩。”教师在讲解这首古诗时,可以向学生提问,学生在被动提问中主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可以掌握这个故事的基本知识和全文的语境。在基础知识部分,教师应提前向学生展示年龄阶段无法储存的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因不知道如何开始而产生的焦虑、急躁和畏难心理。首先,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水村的具体地址和现场图片或动态纪录片[2],让学生明白,他们不会因为地理条件而害怕。然后老师问:“水村在哪里?”南朝的480座寺庙是什么意思?此时,学生将根据这些问题在头脑中寻找答案。根据联想的过程,学生将描述这首古诗的缘由、过程、结果和特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学生可以像理解白话文一样轻松地理解和背诵古诗词。
        (二)利用思维导图课堂点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思维导图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它可以用色彩、代码和图片来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更加有趣,使学生能深刻体会古诗词的美,也能增强小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抽象思维的能力。语文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在语文教师教学到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净慈寺、莲叶、荷花,感受到诗中和谐的夏季之美,教师点拨“别样”二字,引导学生感受到荷花那独具一格的魅力[3]。
        (三)利用思维导图,拓宽对古诗的积累
        现阶段,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大多数学校没有为学生开设专门的课程,学生所学的古诗词往往只存在于语文教材中。那么,如何让小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呢?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古诗词的类别,运用思维导图对学生的古诗词进行拓展。比如语文老师在教《宿建德江》时,可以用思维导图来提醒学生来描写船行途中的风景,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毛泽东的《长征》等。这种方式拓宽了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空间,使小学生有更多的课外古诗词积累。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改善传统古诗词教学的弊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发散思维,这对小学古诗词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栾丽丽.指导小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学习古诗词的实践探究[J].神州,2020,(15):84,86.
[2]于雪.基于思维导图的低年级古诗教学探究[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9(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