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递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 朱玲
[导读] 随着国家对教育质量的不断重视,现如今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也都在不断进行创新

        朱玲
        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         641208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质量的不断重视,现如今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也都在不断进行创新,力求让学生个性化发展。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还要保证所有学生达到基本要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分层递进教学则是能够达到这些标准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在具体生物课堂中使用分层递进教学也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作者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了分层递进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希望为广大生物教师带来帮助。        
        关键词:分层递进  高中生物  教学策略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课业任务增多,加之面临高考的压力,很多学生都要不断适应越来越紧凑的高中学习节奏。而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就要创新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达到发挥特长,个性发展的需要。分层递进教学能够解决目前班级授课制中的一些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一、现阶段高中生物课堂上学习现状分析        
(一)学生对生物学习存在个体差异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性格、学习能力上也都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在学习生物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等的不同,导致学生学习习惯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尊重学生的不同,在让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采用分层递进法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并且还能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生物实验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以及思维方式。        
(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虽然所有学生都处在高中阶段,但是真实的学习状态却有所不同。比如由于知识储备不同,有的学生会积极回答问题,有的学生则会比较害怕举手回答问题。由于生物实验能力不同,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会主动完成实验,动手能力不足的学生则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完成。学生学习习惯不同,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同,学习效果不同。比如同样的课堂,有的学生在听了无数遍讲解之后仍然不理解,题目仍然不会做。但是有的学生一遍就能够理解到知识的精华。由此可见,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学习生物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生物感兴趣,又能让学生讨厌生物。        
二、分层递进教学法对高中生物课堂的积极意义        
分层递进教学法顾名思义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特点,实验动手能力特点,思维方式特点,学习习惯特点,教学目标难易的特点,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阶梯,采用具有分层模式,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方法。分层递进教学方法的关键所在是教师的教要满足学生的学,并且充分做到因材施教,让学习好的学生继续拔高,后进的差生能够赶上整体队伍,最终达到整班学习效果持续前进。


三、分层递进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具体使用策略        
(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分层        
        在高中生物的具体课堂中,教师应当足够了解学生,并且要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此为基础将学生进行分层。比如可以把全班学生分为两层到四层,班级人数较多的可以分为四层,班级人数较少的则可分成两层或者三层。另外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分成显性分层和隐性分层,使用分层递进教学法初期,最好是由教师自己进行分层,然后学生慢慢认可再紧跟老师的课堂节奏。对于各个层次的命名,教师可以使用ABC或者使用阿拉伯数字来代表,但要注意这些名称要与学生的成绩相区别,否则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在分层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激励学生,不断进行调整层次结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针对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进行分层        
        1.在课前预习阶段进行分层递进        
课程预习是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知识的主要的方法,在课前预习的分层中教师要要求处在A层次的学生知道这节课的知识要点以及基本概念即可,如果有生物实验,则需要这层次的学生了解到使用的实验材料和相关步骤。对于B层次的学生来讲,教师要让该层次的学生不仅了解知识要点,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要了解到实验能够使用的具体材料以及原因,并且可以详细分析实验步骤之间的关系。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设置的学习任务还要更加深入。比如要了解这节课的知识要点,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本概念与整本书的知识关系,如果有实验,那么该阶段的学生要对实验材料,实验步骤都要掌握清楚,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创新。
2.对课堂问题的反馈进行分层递进
在课堂问题反馈环节中,教师也应当依据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设置提问或者展示。先由A层次的学生提问,然后到B层次,最后到C层次,这样能够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受到关注,也方便教师了解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
3.在课上互动环节分层递进        
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互动时不能单纯按照ABC的层次进行分组,而是要将ABC各层次的学生相互搭配,然后再分出小组,这样能够确保学生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4.在知识巩固环节采用分层递进方法        
  对于课上知识巩固的环节,教师应当设置一些以记忆知识为主的题目对A层次学生进行巩固,对于B层次的学生来讲,可以列出一些以理解知识为主的题目,对C层次的学生来讲,可以拓展到课外知识进行巩固。
5.在课后练习或者拓展提升环节分层递进                
        课后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有效延伸,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接受能力特点,设置分层次布置作业。比如A层次的学生可以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B层次的学生要完成课本习题之外,增加一些其他习题,C层次的学生完成课本练习之后,再增加一些有难度有挑战性的习题。
总结:综上所述,在现阶段高中生物的课堂上,教师应当科学使用分层递进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生物知识的需求。同时用分层递进的教学方法还能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还要在层次结构中不断调整和转换,尽量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保证整班的教学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章新卫.分层递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读书文摘(中),2019,000(011):P.1-1.
[2]黄丹.分层递进教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19,44(02):12-13.
[3]张华锋.分层递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000(009):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